出大境門沿西溝行觀元寶山用陶公還舊居韻 其二
出大境門沿西溝行觀元寶山用陶公還舊居韻 其二。清代。安維峻。 夕陽下山去,緩緩踏春歸。欲賦王孫草,恐增游子悲。草亦報春暉,柰何人獨非。顧惟蒼蒼者,棄我竟如遺。霄漢不得上,一枝聊可依。器之真鐵漢,謬為世所推。浮云蔽白日,掃除力未衰。誓將縛大帚,為天效一揮。
[清代]:安維峻
夕陽下山去,緩緩踏春歸。欲賦王孫草,恐增游子悲。
草亦報春暉,柰何人獨非。顧惟蒼蒼者,棄我竟如遺。
霄漢不得上,一枝聊可依。器之真鐵漢,謬為世所推。
浮云蔽白日,掃除力未衰。誓將縛大帚,為天效一揮。
夕陽下山去,緩緩踏春歸。欲賦王孫草,恐增遊子悲。
草亦報春暉,柰何人獨非。顧惟蒼蒼者,棄我竟如遺。
霄漢不得上,一枝聊可依。器之真鐵漢,謬為世所推。
浮雲蔽白日,掃除力未衰。誓將縛大帚,為天效一揮。
唐代·安維峻的簡介
安維峻(公元1854年--公元1925年)字曉峰,號盤阿道人,甘肅秦安縣人,清代著名的諫官。光緒年(公元1880年)中為進士,選翰林院庶吉士,1893年任福建道監察御史。安維峻是支持光緒皇帝為首的主戰派,連續上疏六十五道,卻因言獲罪,被革職發派張家口軍臺。1899年后,安維峻主講隴西南安書院,在家鄉辦學,辛亥革命中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。總纂《甘肅新通志》(100卷),著《諫垣存稿》、《望云山房詩集》等5部。
...〔
? 安維峻的詩(3篇) 〕
元代:
黃公望
遠望云山隔秋水,近看古木擁陂陀。居然相對六君子,正直特立無偏頗。
遠望雲山隔秋水,近看古木擁陂陀。居然相對六君子,正直特立無偏頗。
宋代:
陳宓
無心覽卷謾舒卷,有念盈懷日往來。
十日離家勞夢遠,一行無字強顏開。
無心覽卷謾舒卷,有念盈懷日往來。
十日離家勞夢遠,一行無字強顔開。
明代:
盧龍云
才名共仰三川舊,治行咸推百粵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驥,邑緣試劇待烹鮮。
霜含白簡俱稱最,春滿黃堂各頌賢。珍重佩刀酬解贈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
才名共仰三川舊,治行鹹推百粵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驥,邑緣試劇待烹鮮。
霜含白簡俱稱最,春滿黃堂各頌賢。珍重佩刀酬解贈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
明代:
鄭岳
君去洞庭何處住,海門迢遞接東甌。湖田歲熟收粳稻,煙渚秋高弄釣舟。
漫說孔明無將略,早知若水是仙流。浮生萬事何時盡,都把閒情付白鷗。
君去洞庭何處住,海門迢遞接東甌。湖田歲熟收粳稻,煙渚秋高弄釣舟。
漫說孔明無將略,早知若水是仙流。浮生萬事何時盡,都把閒情付白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