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鐘山
石鐘山。清代。黎士弘。 雙鐘峙中流,高低互相位。微風吹水波,萬竅各鳴嘒。仰觀造化心,雕鏤亦為罪。濯濯蘇眉山,捉筆工點綴。放舟絕壁下,領意得奇最。子弟與山川,韻事足圖繪。夷考作記年,送子德興尉。余來涉江濤,別弟趨吳會。古人今不殊,事跡偶相類。離懷雖黯然,妙得山水對。西風泥行舟,遂謀三日醉。
[清代]:黎士弘
雙鐘峙中流,高低互相位。微風吹水波,萬竅各鳴嘒。
仰觀造化心,雕鏤亦為罪。濯濯蘇眉山,捉筆工點綴。
放舟絕壁下,領意得奇最。子弟與山川,韻事足圖繪。
夷考作記年,送子德興尉。余來涉江濤,別弟趨吳會。
古人今不殊,事跡偶相類。離懷雖黯然,妙得山水對。
西風泥行舟,遂謀三日醉。
雙鐘峙中流,高低互相位。微風吹水波,萬竅各鳴嘒。
仰觀造化心,雕鏤亦為罪。濯濯蘇眉山,捉筆工點綴。
放舟絕壁下,領意得奇最。子弟與山川,韻事足圖繪。
夷考作記年,送子德興尉。餘來涉江濤,別弟趨吳會。
古人今不殊,事跡偶相類。離懷雖黯然,妙得山水對。
西風泥行舟,遂謀三日醉。
唐代·黎士弘的簡介
黎士弘,字愧曾,長汀濯田陳屋人。生于明萬歷四十七年(1618)。14歲補博士弟子員,36歲中舉人。清康熙元年(1662)任廣信府推官,為政清廉,聽斷精明,六載審理十三縣案件,釋放無辜數百人,人們稱贊他為“黎青天”。康熙三年,廣信府屬玉山縣迭遭戰亂,百姓離鄉背井,士弘前往省問疾苦,招集流散各地百姓,墾田定賦,恢復生產,重建家園。不到一年,百廢俱興,民氣漸復。
...〔
? 黎士弘的詩(22篇) 〕
元代:
邵亨貞
兵余重見元宵,淺寒收雨東風起。城門傍晚,金吾傳令,遍張燈市。
報道而今,依然放夜,縱人游戲。望愔愔巷陌,星毬散亂,經行處、無歌吹。
兵餘重見元宵,淺寒收雨東風起。城門傍晚,金吾傳令,遍張燈市。
報道而今,依然放夜,縱人遊戲。望愔愔巷陌,星毬散亂,經行處、無歌吹。
近代:
陳衍
國破猶能干凈死,巢傾寧有顧瞻情。屈原夷叔空相況,三百年前黃蘊生。
國破猶能幹淨死,巢傾甯有顧瞻情。屈原夷叔空相況,三百年前黃蘊生。
唐代:
武元衡
王昌家直在城東,落盡庭花昨夜風。
高興不辭千日醉,隨君走馬向新豐。
王昌家直在城東,落盡庭花昨夜風。
高興不辭千日醉,隨君走馬向新豐。
宋代:
楊冠卿
松菊依然繞舊廬,西風歸興動鱸魚。
歸來有酒輒成醉,旋摘秋園雨后蔬。
松菊依然繞舊廬,西風歸興動鱸魚。
歸來有酒輒成醉,旋摘秋園雨後蔬。
明代:
佘翔
北斗天高不可從,靈巖壁立翠重重。松間此日來雙鶴,云里何年駐六龍。
短褐朝元隨羽節,空山采秀躡仙蹤。日斜笑倚盧敖杖,谷口西風落暝鐘。
北鬥天高不可從,靈巖壁立翠重重。松間此日來雙鶴,雲裡何年駐六龍。
短褐朝元隨羽節,空山采秀躡仙蹤。日斜笑倚盧敖杖,谷口西風落暝鐘。
:
聶紺弩
少女玩過又賜死,居然多情圣天子。長生殿同長恨歌,不及華清一勺水。
華清池水今尚溫,書已封建鬼道理。我見華清感更深,中有馬嵬陳玄禮。
少女玩過又賜死,居然多情聖天子。長生殿同長恨歌,不及華清一勺水。
華清池水今尚溫,書已封建鬼道理。我見華清感更深,中有馬嵬陳玄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