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
詩文 >
樊增祥的詩 >
金縷曲 其一 韜父見余近詞,不勝感悵。宣南老友,惟君一人,言愁欲愁,再成是解
金縷曲 其一 韜父見余近詞,不勝感悵。宣南老友,惟君一人,言愁欲愁,再成是解
金縷曲 其一 韜父見余近詞,不勝感悵。宣南老友,惟君一人,言愁欲愁,再成是解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軒翠風流歇。付雙鬟、黃河一唱,玉龍凄切。試數人間詞賦手,吾亦當年老鐵。怎字字、滴成鵑血。一自靈云慳圣解,慘桃花、天地成秋色。經幾度,馬撾折。王郎亦是秋風客,二十年、揚州一夢,玉簫嗚咽。同譜弟兄兩人耳,各自顛毛欲雪。忍重話、干戈離別。莫和鳳皇池上句,盡麻鞋、曉踏行宮月。家國恨,那堪說。
[清代]:樊增祥
軒翠風流歇。付雙鬟、黃河一唱,玉龍凄切。試數人間詞賦手,吾亦當年老鐵。
怎字字、滴成鵑血。一自靈云慳圣解,慘桃花、天地成秋色。
經幾度,馬撾折。
王郎亦是秋風客,二十年、揚州一夢,玉簫嗚咽。同譜弟兄兩人耳,各自顛毛欲雪。
忍重話、干戈離別。莫和鳳皇池上句,盡麻鞋、曉踏行宮月。
家國恨,那堪說。
軒翠風流歇。付雙鬟、黃河一唱,玉龍凄切。試數人間詞賦手,吾亦當年老鐵。
怎字字、滴成鵑血。一自靈雲慳聖解,慘桃花、天地成秋色。
經幾度,馬撾折。
王郎亦是秋風客,二十年、揚州一夢,玉簫嗚咽。同譜弟兄兩人耳,各自顛毛欲雪。
忍重話、幹戈離別。莫和鳳皇池上句,盡麻鞋、曉踏行宮月。
家國恨,那堪說。
唐代·樊增祥的簡介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員、文學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別字樊山,號云門,晚號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緒進士,歷任渭南知縣、陜西布政使、護理兩江總督。辛亥革命爆發,避居滬上。袁世凱執政時,官參政院參政。曾師事張之洞、李慈銘,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,詩作艷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稱,又擅駢文,死后遺詩三萬余首,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,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...〔
? 樊增祥的詩(419篇) 〕
:
何絳
何處風光最可憐,四鄰凋謝變桑田。重牽匹馬吟紅葉,可惜雪花鋪白氈。
壇上古松疑度世,渡頭芳草憶前年。幽居寂寞無人入,落日深山哭杜鵑。
何處風光最可憐,四鄰凋謝變桑田。重牽匹馬吟紅葉,可惜雪花鋪白氈。
壇上古松疑度世,渡頭芳草憶前年。幽居寂寞無人入,落日深山哭杜鵑。
:
弘歷
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
風勢雄偏爽,云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
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
風勢雄偏爽,雲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
:
王鏡寰
為傍巖腰筑一椽,好留遺跡在林泉。去梯玩月名流已,側帽填詞韻事傳。
塔影寫殘銜嶺月,鐘聲穿破隔溪煙。吟詩結社人伊往,且訪高僧學坐禪。
為傍巖腰築一椽,好留遺跡在林泉。去梯玩月名流已,側帽填詞韻事傳。
塔影寫殘銜嶺月,鐘聲穿破隔溪煙。吟詩結社人伊往,且訪高僧學坐禪。
清代:
屈大均
當年設帨雁門關,代北諸軍盡解顏。共道榆林飛將種,明駝莫載木蘭還。
當年設帨雁門關,代北諸軍盡解顔。共道榆林飛將種,明駝莫載木蘭還。
宋代:
趙蕃
流水疏梅我有詩,偶來重見雪離披。
五年不蹋常山路,咫尺寧乖一赴期。
流水疏梅我有詩,偶來重見雪離披。
五年不蹋常山路,咫尺甯乖一赴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