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次兒解試
送次兒解試。宋代。李昴英。 四度箋名達帝聰,布衣便有此遭逢。吾家積慶為心印,一戰(zhàn)收功在筆鋒。舉子頭場關(guān)薦鶚,時文手段要屠龍。庭前手植森桂花,飛捷今秋好事重。
[宋代]:李昴英
四度箋名達帝聰,布衣便有此遭逢。
吾家積慶為心印,一戰(zhàn)收功在筆鋒。
舉子頭場關(guān)薦鶚,時文手段要屠龍。
庭前手植森桂花,飛捷今秋好事重。
四度箋名達帝聰,布衣便有此遭逢。
吾家積慶為心印,一戰(zhàn)收功在筆鋒。
舉子頭場關(guān)薦鶚,時文手段要屠龍。
庭前手植森桂花,飛捷今秋好事重。
唐代·李昴英的簡介
李昴英(1200—1257),字俊明,號文溪。廣東番禺人。南宋名臣。早年受業(yè)崔與之門下,主修《春秋》。南宋寶慶二年(1226),李昴英上京會試,成廣東科舉考試的第一位探花,后任福建汀州推官。端平三年(1236)后,曾任太學博士,直秘閣知贛州等職。淳祐元年(1241)被丞相杜范薦任為吏部郎官。淳祐二年(1242),任太宗正卿兼國史館編修,后又升任為龍圖閣待制,吏部侍郎,封以番禺開國男爵位。寶佑五年(1257),在廣州病逝。著有《文溪集》、《文溪詞》等多卷。
...〔
? 李昴英的詩(158篇) 〕
明代:
黎崇敕
南旺山河是舊游,相逢何幸此登樓。孤臺遠帶千峰色,一水中分兩地流。
石畔葵榴侵客袂,門前楊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勝,李杜遺文好更求。
南旺山河是舊遊,相逢何幸此登樓。孤臺遠帶千峰色,一水中分兩地流。
石畔葵榴侵客袂,門前楊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勝,李杜遺文好更求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云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復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雲(yún)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宋代:
朱松
欲尋當日故山盟,身世今如海一萍。歸路上心真了了,愁根入鬢已星星。
挽衣共釂東西酒,折柳送行長短亭。念我知君回首處,萱叢菖葉一時青。
欲尋當日故山盟,身世今如海一萍。歸路上心真了了,愁根入鬢已星星。
挽衣共釂東西酒,折柳送行長短亭。念我知君回首處,萱叢菖葉一時青。
:
熊盛元
片魂終日繞禪扉,霧密空嗟燭影微。詩海波頹惟獨嘯,霜天月死竟安歸?
梅猶未坼知春遠,路欲重尋與世違。猛憶山中泉水澈,倚窗閑檢遂初衣。
片魂終日繞禪扉,霧密空嗟燭影微。詩海波頹惟獨嘯,霜天月死竟安歸?
梅猶未坼知春遠,路欲重尋與世違。猛憶山中泉水澈,倚窗閑檢遂初衣。
宋代:
趙蕃
天公知君有此畫,要遣題詩與當價。故令欲雪還弄晴,盡日神機不容暇。
毫端自出右丞維,孫郎一見欣得之。寫真命意兩俱盛,我今落筆胡能奇。
天公知君有此畫,要遣題詩與當價。故令欲雪還弄晴,盡日神機不容暇。
毫端自出右丞維,孫郎一見欣得之。寫真命意兩俱盛,我今落筆胡能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