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叔倫簡介
唐代·戴叔倫的簡介

戴叔倫(732—789),唐代詩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潤州金壇(今屬江蘇)人。年輕時師事蕭穎士。曾任新城令、東陽令、撫州刺史、容管經(jīng)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。其詩多表現(xiàn)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(diào)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詞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。論詩主張“詩家之景,如藍田日暖,良玉生煙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。
...〔 ?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詩(293篇)〕猜你喜歡
-
人間萬事,毫發(fā)常重泰山輕。
出自 宋代 辛棄疾: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》
- 一聲畫角譙門,豐庭新月黃昏,雪里山前水濱。
- 江流石不轉(zhuǎn),遺恨失吞吳。
- 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傳書謝不能。
-
多情卻被無情惱,今夜還如昨夜長。
出自 金朝 元好問: 《鷓鴣天·候館燈昏雨送涼》
- 柳庭風(fēng)靜人眠晝,晝眠人靜風(fēng)庭柳。
-
何處望神州?滿眼風(fēng)光北固樓。
出自 宋代 辛棄疾: 《南鄉(xiāng)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》
- 死去元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。
- 看朱成碧思紛紛,憔悴支離為憶君。
-
一向年光有限身。等閑離別易銷魂。酒筵歌席莫辭頻。
出自 宋代 晏殊: 《浣溪沙·一向年光有限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