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視目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耳朵看,用眼睛聽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認為視聽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
出處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,得聃之道,能以耳視而目聽。”
例子耳視目聽的人是難以置信的
基礎信息
拼音ěr shì mù tīng
注音ㄦˇ ㄕˋ ㄇㄨˋ ㄊ一ㄥ
繁體耳視目聽
感情耳視目聽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
反義詞各盡其責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天經地義(意思解釋)
- 謳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飛檐走壁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※ 耳視目聽的意思解釋、耳視目聽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中正無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莊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連綿不絕 | 連續而不中斷。 |
燈蛾撲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緒異常激動,舉止失常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營私舞弊 | 營:謀求;舞:玩弄;弊:壞事。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;違法亂紀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困而不學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義不容辭 | 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