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忳
部首忄部 總筆畫(huà)7畫(huà) 結(jié)構(gòu)左右
五筆NGBN 統(tǒng)一碼5FF3
筆順丶丶丨一フ丨フ
名稱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豎、橫、豎折/豎彎、豎、豎彎鉤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忳
⒈ ?憂郁煩悶:“忳郁邑余侘傺兮。”
其他字義
忳
⒈ ?誠(chéng)懇的樣子:“紛忳忳之愿忠兮。”
其他字義
忳
⒈ ?〔忳忳然〕無(wú)知的樣子,如“不知治亂存亡之所由,忳忳忳猶醉也。”
異體字
- 沌
- 諄
※ 忳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忳是什么意思由知識(shí)星宿-漢語(yǔ)知識(shí)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忳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畫(huà):8畫(huà),部外筆畫(huà):4畫(huà)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徒渾切《正韻》徒孫切,音屯。《玉篇》悶也,亂也,憂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忳鬰邑余侘傺兮。《朱註》忳,憂貌。
又《集韻》朱倫切,音肫。本作諄。或作忳。忳忳,誨人不倦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殊倫切,音純。本作憌。或作忳。人名。後漢有王忳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杜本切,音盾。愚也。
又都困切,音頓。或作沌。《老子·道德經(jīng)》我愚人之心也哉,忳忳兮。
又《集韻》徒困切,音鈍。忳愻,意不樂(lè)也。◎按肫與忳通。凡字書(shū)所引,通義甚多,《正字通》所引亦多,而獨(dú)于忳肫二字不許其通,是自相矛盾也。凡正字通辨駁太過(guò)類此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諄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告曉之孰也。從言聲。讀若庉。章倫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諄)告曉之孰也。大雅。誨爾諄諄。左傳年未盈五十。而諄諄如八九十者。孟子。諄諄然命之乎。大雅諄諄、鄭注中庸引作忳忳。云忳忳、誠(chéng)皃也。按其中
誠(chéng)。其外乃告曉之孰。義相足也。方言曰。諄、辠也。又曰。宋魯凡相惡謂之諄憎。此則敦字之假借。攵部曰。敦、怒也。詆也。詩(shī)。王事敦我。從言。
聲。讀若庉。章倫切。十三部。
- 忳的詞語(yǔ) 組詞
- 忳的成語(y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