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二首 其一
七夕二首 其一。元代。趙雍。 初月纖纖照露臺,枉將瓜果鬧嬰孩。今宵自有經年約,何暇閒情送巧來。
[元代]:趙雍
初月纖纖照露臺,枉將瓜果鬧嬰孩。今宵自有經年約,何暇閒情送巧來。
初月纖纖照露臺,枉將瓜果鬧嬰孩。今宵自有經年約,何暇閒情送巧來。
唐代·趙雍的簡介
趙雍,元代書畫家。字仲穆,湖州(今屬浙江)人。父趙孟頫,故元翰林學士承旨,贈榮祿大夫,江浙等處中書省平章政事,贈魏國公,詣文敏。母管氏,贈魏國夫人。趙雍以父蔭入仕,官至集賢待制、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。書畫繼承家學,趙孟頫嘗為幻住庵寫金剛經未半,雍足成之,其聯續處人莫能辨。妣劉氏,封歸安縣君,三子,鳳,麟,燕;一女淑瑞 適錢塘崔復。擅山水,尤精人物鞍馬,亦作界畫。書善正、行、草,亦長篆書。精鑒賞。傳世作品有《蘭竹圖》、《溪山漁隱》等。
...〔
? 趙雍的詩(30篇) 〕
唐代:
韓翃
到來心自足,不見亦相親。說法思居士,忘機憶丈人。
微風吹藥案,晴日照茶巾。幽興殊未盡,東城飛暮塵。
到來心自足,不見亦相親。說法思居士,忘機憶丈人。
微風吹藥案,晴日照茶巾。幽興殊未盡,東城飛暮塵。
明代:
王世貞
祖道春明三載強,宛如蘇李賦河梁。君應食酒談廷尉,我但登臨憶侍郎。
一棹不妨衣帶水,九秋誰拂蒯緱霜。祗園處處堪題石,莫遣青山負舉觴。
祖道春明三載強,宛如蘇李賦河梁。君應食酒談廷尉,我但登臨憶侍郎。
一棹不妨衣帶水,九秋誰拂蒯緱霜。祗園處處堪題石,莫遣青山負舉觴。
唐代:
馬戴
遠歸從此別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見荻花。
遠歸從此別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幹曲,洲中見荻花。
明代:
韓日纘
為問朝衣夜向晨,王程留滯動經旬。人間添線憐貧女,天上傳餐賜近臣。
預遣荔生能應節,即防柳弱欲偷春。應知晴日無云物,肅望分明見北辰。
為問朝衣夜向晨,王程留滯動經旬。人間添線憐貧女,天上傳餐賜近臣。
預遣荔生能應節,即防柳弱欲偷春。應知晴日無雲物,肅望分明見北辰。
宋代:
陳良貴
墨水東馳一鑒懸,隔江幽趣浩無邊。閒憑古剎峰千點,遠望春波水滿田。
野客到時鷗自狎,禪僧定后鶴初旋。重尋未有三生約,一笑歸來月滿川。
墨水東馳一鑒懸,隔江幽趣浩無邊。閒憑古剎峰千點,遠望春波水滿田。
野客到時鷗自狎,禪僧定後鶴初旋。重尋未有三生約,一笑歸來月滿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