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吳伯承
和吳伯承。宋代。張栻。 一葦湘可航,風濤逮春深。裴臺咫尺地,勇生復雨淫。窗前幾紅藥,俯首如不禁。悠悠覽物化,了了知予心。卜鄰得佳士,問學方骎骎。端如云間鶴,不受塵埃侵。應門有長須,杖策許相尋。匪為食有魚,杞桋采墻陰。聽我清廟詩,三嘆有余音。洋洋面世下,斯道豈陸沉。君看有本源,發端自涔涔。原君勉勿倦,抱膝試長吟。儻臻名教樂,何必懷山林。新詩尚來嗣,庶以貽規箴。
[宋代]:張栻
一葦湘可航,風濤逮春深。
裴臺咫尺地,勇生復雨淫。
窗前幾紅藥,俯首如不禁。
悠悠覽物化,了了知予心。
卜鄰得佳士,問學方骎骎。
端如云間鶴,不受塵埃侵。
應門有長須,杖策許相尋。
匪為食有魚,杞桋采墻陰。
聽我清廟詩,三嘆有余音。
洋洋面世下,斯道豈陸沉。
君看有本源,發端自涔涔。
原君勉勿倦,抱膝試長吟。
儻臻名教樂,何必懷山林。
新詩尚來嗣,庶以貽規箴。
一葦湘可航,風濤逮春深。
裴臺咫尺地,勇生複雨淫。
窗前幾紅藥,俯首如不禁。
悠悠覽物化,了了知予心。
蔔鄰得佳士,問學方骎骎。
端如雲間鶴,不受塵埃侵。
應門有長須,杖策許相尋。
匪為食有魚,杞桋采牆陰。
聽我清廟詩,三歎有餘音。
洋洋面世下,斯道豈陸沉。
君看有本源,發端自涔涔。
原君勉勿倦,抱膝試長吟。
儻臻名教樂,何必懷山林。
新詩尚來嗣,庶以貽規箴。
唐代·張栻的簡介
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。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,湖湘學派集大成者。與朱熹、呂祖謙齊名,時稱“東南三賢”。官至右文殿修撰。著有《南軒集》。
...〔
? 張栻的詩(326篇) 〕
宋代:
王周
制之居首尾,俾之辨斜正。首動尾聿隨,斜取正為定。
有如提吏筆,有如執時柄。有如秉師律,有如宣命令。
守彼方與直,得其剛且勁。既能濟險難,何畏涉遼夐。
制之居首尾,俾之辨斜正。首動尾聿隨,斜取正為定。
有如提吏筆,有如執時柄。有如秉師律,有如宣命令。
守彼方與直,得其剛且勁。既能濟險難,何畏涉遼夐。
宋代:
方岳
雪花飛盡江頭蘆,秋崖有屋窗未糊。
嗅梅自可了孤寂,燃竹相與留須臾。
雪花飛盡江頭蘆,秋崖有屋窗未糊。
嗅梅自可了孤寂,燃竹相與留須臾。
唐代:
白居易
若不坐禪銷妄想,即須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風夜,爭那閑思往事何。
若不坐禪銷妄想,即須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風夜,爭那閑思往事何。
明代:
謝榛
闔閭城外幾烽煙,非復淮陽臥閣年。坐嘯江山奇策定,仰看星斗壯心懸。
石頭云逐東征馬,揚子波回北餉船。亂后不堪吳稅重,行春海上問荒田。
闔閭城外幾烽煙,非複淮陽臥閣年。坐嘯江山奇策定,仰看星鬥壯心懸。
石頭雲逐東征馬,揚子波回北餉船。亂後不堪吳稅重,行春海上問荒田。
明代:
王夫之
湘波一尺阻東西,湘草湘煙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鏡雪,丹經何術煉銀泥。
歸舟吳越迎歌扇,潭水滄浪廢杖藜。問訊綏山桃幾熟,飛花好寄五陵溪。
湘波一尺阻東西,湘草湘煙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鏡雪,丹經何術煉銀泥。
歸舟吳越迎歌扇,潭水滄浪廢杖藜。問訊綏山桃幾熟,飛花好寄五陵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