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
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。宋代。張栻。 驅車望衡岳,群山政參差。微風忽南來,云幕為四垂。炎官挾蓐收,從以萬玉妃。庭熒亦何有,尺璧仍珠璣。奇貨吾敢居,妙意良自知。林巒倏變化,轍跡平高低。喬松與修竹,錯立呈瑰姿。清新足遐寄,浩蕩多余思。平生湘南道,未省有此奇。況復得佳友,晤言相追隨。茅檐舉杯酒,旅榻誦新詩。更約登絕頂,同觀霽色時。
[宋代]:張栻
驅車望衡岳,群山政參差。
微風忽南來,云幕為四垂。
炎官挾蓐收,從以萬玉妃。
庭熒亦何有,尺璧仍珠璣。
奇貨吾敢居,妙意良自知。
林巒倏變化,轍跡平高低。
喬松與修竹,錯立呈瑰姿。
清新足遐寄,浩蕩多余思。
平生湘南道,未省有此奇。
況復得佳友,晤言相追隨。
茅檐舉杯酒,旅榻誦新詩。
更約登絕頂,同觀霽色時。
驅車望衡嶽,群山政參差。
微風忽南來,雲幕為四垂。
炎官挾蓐收,從以萬玉妃。
庭熒亦何有,尺璧仍珠璣。
奇貨吾敢居,妙意良自知。
林巒倏變化,轍跡平高低。
喬松與修竹,錯立呈瑰姿。
清新足遐寄,浩蕩多餘思。
平生湘南道,未省有此奇。
況複得佳友,晤言相追隨。
茅檐舉杯酒,旅榻誦新詩。
更約登絕頂,同觀霽色時。
唐代·張栻的簡介
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。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,湖湘學派集大成者。與朱熹、呂祖謙齊名,時稱“東南三賢”。官至右文殿修撰。著有《南軒集》。
...〔
? 張栻的詩(326篇) 〕
金朝:
王哲
圣老子元姓李。今正是遺風起。向他方求出離。明位。從坎暗清涼地。便施仁兼富義。還略敘閑中意。內無心真活計。分美。都水火須交濟。
聖老子元姓李。今正是遺風起。向他方求出離。明位。從坎暗清涼地。便施仁兼富義。還略敘閑中意。內無心真活計。分美。都水火須交濟。
元代:
李道純
庵兒潔凈元無物,只個瓊蟾養在中。功備煉成三五一,光輝南北與西東。
庵兒潔淨元無物,隻個瓊蟾養在中。功備煉成三五一,光輝南北與西東。
宋代:
王安石
塵土輕飏不自持,紛紛生物更相吹。翻成地上高煙霧,散在人間要路岐。
一世競馳甘睬目,幾家清坐得軒眉。超然祇有江湖上,還見波濤恐我時。
塵土輕飏不自持,紛紛生物更相吹。翻成地上高煙霧,散在人間要路岐。
一世競馳甘睬目,幾家清坐得軒眉。超然祇有江湖上,還見波濤恐我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