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夏納涼
新夏納涼。宋代。張玉娘。 薰風初轉夏,綠樹老春鶯。暗溜穿花入,輕云隔竹生。倚涼攲畫扇,拭淚聽秦箏。素襪香塵暗,槐陰樹底行。
[宋代]:張玉娘
薰風初轉夏,綠樹老春鶯。暗溜穿花入,輕云隔竹生。
倚涼攲畫扇,拭淚聽秦箏。素襪香塵暗,槐陰樹底行。
薰風初轉夏,綠樹老春鶯。暗溜穿花入,輕雲隔竹生。
倚涼攲畫扇,拭淚聽秦箏。素襪香塵暗,槐陰樹底行。
唐代·張玉娘的簡介
張玉娘,字若瓊,自號一貞居士,松陽人。生于宋淳祐十年(公元1250年),卒于南宋景炎元年(公元1276年),僅活到27歲。她出生在仕宦家庭,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,祖父做過登士郎。父親曾任過提舉官。她自幼飽學,敏慧絕倫,詩詞尤得風人體。后人將她與李清照、朱淑貞、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。
...〔
? 張玉娘的詩(108篇) 〕
明代:
釋函是
潦倒一枝筇,逍遙十里松。偶逢犢鼻叟,同聽石溪鐘。
驟雨不出谷,晴云隱亂峰。忽然殘照起,猶見金芙蓉。
潦倒一枝筇,逍遙十裡松。偶逢犢鼻叟,同聽石溪鐘。
驟雨不出谷,晴雲隱亂峰。忽然殘照起,猶見金芙蓉。
明代:
釋今辯
步入仙宮鳥道平,門開碧落睹云迎。綠蘿高帳談偏劇,白石閒炊韻自清。
壁滿篇章增岳色,江環巖壑隱灘聲。劉郎此日無尋處,鶴影松陰動客情。
步入仙宮鳥道平,門開碧落睹雲迎。綠蘿高帳談偏劇,白石閒炊韻自清。
壁滿篇章增嶽色,江環巖壑隱灘聲。劉郎此日無尋處,鶴影松陰動客情。
唐代:
元稹
我在江陵少年日,知有楊瓊初喚出。腰身瘦小歌圓緊,
依約年應十六七。去年十月過蘇州,瓊來拜問郎不識。
青衫玉貌何處去,安得紅旗遮頭白。我語楊瓊瓊莫語,
我在江陵少年日,知有楊瓊初喚出。腰身瘦小歌圓緊,
依約年應十六七。去年十月過蘇州,瓊來拜問郎不識。
青衫玉貌何處去,安得紅旗遮頭白。我語楊瓊瓊莫語,
明代:
劉基
天凈山氣涼,溪渾夜來雨。籃輿度疏翠,初日照平楚。
高林半長煙,好鳥時自語。煩襟得蕭散,似欲忘羈旅。
天淨山氣涼,溪渾夜來雨。籃輿度疏翠,初日照平楚。
高林半長煙,好鳥時自語。煩襟得蕭散,似欲忘羈旅。
近代:
伯昏子
秋泉幽咽掛寒松,駿骨惟馀一綹鬃。怪石崢嶸揚劍立,奇湖瀲滟綴芳秾。
總因滿月思云邈,欲去危崖怨道壅。天馬水生當振鬣,一摩世界最高峰。
秋泉幽咽掛寒松,駿骨惟馀一綹鬃。怪石崢嶸揚劍立,奇湖瀲滟綴芳秾。
總因滿月思雲邈,欲去危崖怨道壅。天馬水生當振鬣,一摩世界最高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