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龍十詠 其二 白云洞
封龍十詠 其二 白云洞。元代。安熙。 峨峨兩峰間,崔嵬聳雙闕。中有仙人洞,恍若仇池穴。朝開白云生,暮掩白云滅。朝昏有奇變,宛與人世隔。我來搴綠蘿,深尋得幽絕。平生棲遁志,茲焉益超越。未成長往計,復愧固窮節。永懷靜修銘,凄其仰前哲。會當結茅屋,來此寄疏拙。沈思畢舊聞,長歌抱明月。白云應更深,老眼益清徹。未敢獻吾君,聊爾自怡悅。
[元代]:安熙
峨峨兩峰間,崔嵬聳雙闕。中有仙人洞,恍若仇池穴。
朝開白云生,暮掩白云滅。朝昏有奇變,宛與人世隔。
我來搴綠蘿,深尋得幽絕。平生棲遁志,茲焉益超越。
未成長往計,復愧固窮節。永懷靜修銘,凄其仰前哲。
會當結茅屋,來此寄疏拙。沈思畢舊聞,長歌抱明月。
白云應更深,老眼益清徹。未敢獻吾君,聊爾自怡悅。
峨峨兩峰間,崔嵬聳雙闕。中有仙人洞,恍若仇池穴。
朝開白雲生,暮掩白雲滅。朝昏有奇變,宛與人世隔。
我來搴綠蘿,深尋得幽絕。平生棲遁志,茲焉益超越。
未成長往計,複愧固窮節。永懷靜修銘,凄其仰前哲。
會當結茅屋,來此寄疏拙。沈思畢舊聞,長歌抱明月。
白雲應更深,老眼益清徹。未敢獻吾君,聊爾自怡悅。
唐代·安熙的簡介
安熙(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)字敬仲,號默庵,藁城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,卒于武宗至大四年,年四十三歲。少慕劉因之名,欲從之游。因沒,不果,乃從因門人烏沖問其緒說,尊信力行。家居教授,垂數十年;四方來學者,多有成就。熙作有默庵集五卷,《四庫總目》行于世。
...〔
? 安熙的詩(74篇) 〕
宋代:
周孚
不盡揚雄一鴟酒,卻吟平子四愁詩。酒能作病終何益,詩解窮人亦漫為。
便死正應如土偶,縱貧那可恨毛錐。如今只有荊卿在,能記田光少壯時。
不盡揚雄一鴟酒,卻吟平子四愁詩。酒能作病終何益,詩解窮人亦漫為。
便死正應如土偶,縱貧那可恨毛錐。如今隻有荊卿在,能記田光少壯時。
近代:
傅熊湘
二月江南山水路。整整韶華,雅稱嬉游去。終是疏狂留不住。
啼紅止恨清明雨。
二月江南山水路。整整韶華,雅稱嬉遊去。終是疏狂留不住。
啼紅止恨清明雨。
宋代:
釋曇賁
濃將紅粉傅了面,滿把真珠蓋卻頭。不識佳人真面目,空教人唱小涼州。
濃將紅粉傅了面,滿把真珠蓋卻頭。不識佳人真面目,空教人唱小涼州。
宋代:
錢昭度
斗牛星外翻成夢,巢鳥枝南略寄身。
越國荷花八百里,別來誰是采蓮人。
鬥牛星外翻成夢,巢鳥枝南略寄身。
越國荷花八百裡,別來誰是采蓮人。
宋代:
楊萬里
從教節序暗相催,歷日塵生懶看來。卻是石榴知立夏,年年此日一花開。
從教節序暗相催,曆日塵生懶看來。卻是石榴知立夏,年年此日一花開。
兩漢:
佚名
望秋高梨嶺,星下莆陽,慶生賢哲。問瑞蓂留兩莢。小試宏才,暫勞雕邑,布陽春仁澤。庭有馴禽,村無吠犬,稻黃連陌。最是邦人,合掌頂戴,萱草年華,蟠桃春色。卻笑仙翁,覓丹砂金訣。德滿人間,詔來天上,看壽名俱得。歲歲霞觴,鳳凰池畔,賀生辰節。
望秋高梨嶺,星下莆陽,慶生賢哲。問瑞蓂留兩莢。小試宏才,暫勞雕邑,布陽春仁澤。庭有馴禽,村無吠犬,稻黃連陌。最是邦人,合掌頂戴,萱草年華,蟠桃春色。卻笑仙翁,覓丹砂金訣。德滿人間,詔來天上,看壽名俱得。歲歲霞觴,鳳凰池畔,賀生辰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