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易自三歸吳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

[宋代]:張?jiān)?/a>

惜別梅花雨,來歸荔子秋。

江帆成昨夢(mèng),云嶠忽重游。

共喜身長(zhǎng)健,寧論客久愁。

殷勤老居士,更為寶峰留。

張?jiān)珊?jiǎn)介

唐代·張?jiān)傻暮?jiǎn)介

張?jiān)? /></a>				<p>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。其父名動(dòng),進(jìn)士出身,官至龍圖閣直學(xué)士,能詩。<em>張?jiān)?/em>受其家風(fēng)影響,從小聰明好學(xué),永泰的寒光閣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。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(在臨漳縣)已能寫詩,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,人稱之“敏悟”。 </p> ...〔
				
<a href=? 張?jiān)傻脑?397篇)

猜你喜歡

壽彭景從待詔

明代董其昌

曾從朝隱識(shí)星精,亥字今看樂壽并。絳帳每聽堂后曲,朱顏方釀雉頭羹。

時(shí)逢堯舜寧虛貴,歸事羲皇好達(dá)生。世出世間多勝業(yè),幔亭何必減蓬瀛。

擬古雜詩三首 其一

明代黎遂球

遠(yuǎn)與君別者,昨日已今日。迢迢萬馀里,歸期安可必。

盜賊多殺人,兵氣天地黑。昨日我出門,卜筮俱云吉。

贈(zèng)王尊師

唐代姚合

先生自說瀛洲路,多在青松白石間。海岸夜中常見日,
仙宮深處卻無山。犬隨鶴去游諸洞,龍作人來問大還。
今日偶聞塵外事,朝簪未擲復(fù)何顏。

洪鐘歌

宋代釋印肅

昭文昭文施一鐘,懸空隨叩警盲聾。

圓音不斷周沙界,純體金剛空不空。

萬年山

宋代高似孫

依松屈曲疑無路,十里廿里香深沍。

殿臺(tái)平入蓬萊圖,人煙盡屬天臺(tái)賦。

晚登連天觀望越臺(tái)山

宋代楊萬里

暮山如淡復(fù)如濃,煙拂山前一兩重。

山背更將霞萬疋,生紅錦障褁青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