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述四首示子培 其三
冬述四首示子培 其三。近代。陳衍。 往余游京華,鄭君過我邸。告言子沈子,詩亦同光體。雜然見贈答,色味若粢醴。十年始會面,輟樂正讀禮。從之索舊作,發篋空如洗。能者不自珍,翻悔筆輕泚。我言詩教微,百喙乃爭啟。風雅道殆喪,龐言天方癠。內輕感外重,怨誹遂丑詆。何人抱微尚,不絕如追蠡。宋唐皆賢劫,勝國空祖禰。當涂逮典午,導江僅至澧。先生特自牧,頗謂語中綮。年來積懷抱,發泄出根柢。雖肆百態妍,石瀨下見底。我雖不曉事,老去目未瞇。諒有古性情,汩汩任有瀰。
[近代]:陳衍
往余游京華,鄭君過我邸。告言子沈子,詩亦同光體。
雜然見贈答,色味若粢醴。十年始會面,輟樂正讀禮。
從之索舊作,發篋空如洗。能者不自珍,翻悔筆輕泚。
我言詩教微,百喙乃爭啟。風雅道殆喪,龐言天方癠。
內輕感外重,怨誹遂丑詆。何人抱微尚,不絕如追蠡。
宋唐皆賢劫,勝國空祖禰。當涂逮典午,導江僅至澧。
先生特自牧,頗謂語中綮。年來積懷抱,發泄出根柢。
雖肆百態妍,石瀨下見底。我雖不曉事,老去目未瞇。
諒有古性情,汩汩任有瀰。
往餘遊京華,鄭君過我邸。告言子沈子,詩亦同光體。
雜然見贈答,色味若粢醴。十年始會面,輟樂正讀禮。
從之索舊作,發篋空如洗。能者不自珍,翻悔筆輕泚。
我言詩教微,百喙乃爭啟。風雅道殆喪,龐言天方癠。
內輕感外重,怨誹遂醜詆。何人抱微尚,不絕如追蠡。
宋唐皆賢劫,勝國空祖禰。當塗逮典午,導江僅至澧。
先生特自牧,頗謂語中綮。年來積懷抱,發洩出根柢。
雖肆百態妍,石瀨下見底。我雖不曉事,老去目未瞇。
諒有古性情,汩汩任有瀰。
唐代·陳衍的簡介
陳衍(1856~1937),近代文學家。字叔伊,號石遺老人。福建侯官(今福州市)人。清光緒八年(1882)舉人。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。二十四年,在京城,為《戊戌變法榷議》十條,提倡維新。政變后,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,任官報局總編纂,與沈曾植相識。二十八年,應經濟特科試,未中。后為學部主事、京師大學堂教習。清亡后,在南北各大學講授,編修《福建通志》,最后寓居蘇州,與章炳麟、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,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。
...〔
? 陳衍的詩(79篇) 〕
宋代:
文天祥
三宮九廟事方危,狼子心腸未可知。
若使無人折狂虜,東南那個是男兒。
三宮九廟事方危,狼子心腸未可知。
若使無人折狂虜,東南那個是男兒。
元代:
方回
七里南山邊,更作三里程。十里舊榷界,雙橋酒有聲。
身老友朋盡,事殊時代更。茅店迷處所,飲徒眠九京。
七裡南山邊,更作三裡程。十裡舊榷界,雙橋酒有聲。
身老友朋盡,事殊時代更。茅店迷處所,飲徒眠九京。
明代:
蘇葵
強追霜押窘于徊,天放檐花著意催。自昔到公金擲地,如今慚我釜鳴雷。
驅馳莫管青山訝,凋瘵真煩赤手培。王道本來嫌掊尅,曾將阡陌咎誰開。
強追霜押窘于徊,天放檐花著意催。自昔到公金擲地,如今慚我釜鳴雷。
驅馳莫管青山訝,凋瘵真煩赤手培。王道本來嫌掊尅,曾將阡陌咎誰開。
唐代:
馬戴
去覲毗陵日,秋殘建業中。莎垂石城古,山闊海門空。
灌木寒檣遠,層波皓月同。何當復讎校,春集少陽宮。
去覲毗陵日,秋殘建業中。莎垂石城古,山闊海門空。
灌木寒檣遠,層波皓月同。何當複讎校,春集少陽宮。
南北朝:
鄒浩
蕪城兆霜雪,潁川凋芰荷。昔別情已矣,今別情奈何。
英英二三子,行亦車懸■。后日知誰同,蟬聲猶暮多。
蕪城兆霜雪,潁川凋芰荷。昔別情已矣,今別情奈何。
英英二三子,行亦車懸■。後日知誰同,蟬聲猶暮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