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照寺分韻得自字
惠照寺分韻得自字。清代。姚鼐。 我昨山中居,嘗愛林下寺。每俟風(fēng)雨休,杖藤輒孤至。矧玆清郊外,良朋逾三四。道人晨啟關(guān),涼蔭散幽地。墜萼點(diǎn)階稀,高藤仰空遂。壁埽唐相題,宇拱金人臂。山鳥罷啼時(shí),風(fēng)篁識聲自。疇謂聞見閒,奄忽忘深智。身世茍無牽,頻來坐寒翠。
[清代]:姚鼐
我昨山中居,嘗愛林下寺。每俟風(fēng)雨休,杖藤輒孤至。
矧玆清郊外,良朋逾三四。道人晨啟關(guān),涼蔭散幽地。
墜萼點(diǎn)階稀,高藤仰空遂。壁埽唐相題,宇拱金人臂。
山鳥罷啼時(shí),風(fēng)篁識聲自。疇謂聞見閒,奄忽忘深智。
身世茍無牽,頻來坐寒翠。
我昨山中居,嘗愛林下寺。每俟風(fēng)雨休,杖藤輒孤至。
矧玆清郊外,良朋逾三四。道人晨啟關(guān),涼蔭散幽地。
墜萼點(diǎn)階稀,高藤仰空遂。壁埽唐相題,宇拱金人臂。
山鳥罷啼時(shí),風(fēng)篁識聲自。疇謂聞見閒,奄忽忘深智。
身世茍無牽,頻來坐寒翠。
唐代·姚鼐的簡介
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與方苞、劉大櫆并稱為“桐城三祖”。字姬傳,一字夢谷,室名惜抱軒(在今桐城中學(xué)內(nèi)),世稱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進(jìn)士,任禮部主事、四庫全書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辭官南歸,先后主講于揚(yáng)州梅花、江南紫陽、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。著有《惜抱軒全集》等,曾編選《古文辭類纂》。
...〔
? 姚鼐的詩(472篇) 〕
清代:
馮煦
城闕。愁絕。落花時(shí)。野戍殘旂雨微。峽中一春無雁飛。
相思。北來音信稀。
城闕。愁絕。落花時(shí)。野戍殘旂雨微。峽中一春無雁飛。
相思。北來音信稀。
明代:
唐順之
禪宮舊枕清湖曲,與客尋幽試共登。獨(dú)樹春深初著蕊,空山行遍不逢僧。
臺荒曾與施烏食,城化徒聞駐鹿乘。惟有松房明月影,夫年長似為然燈。
禪宮舊枕清湖曲,與客尋幽試共登。獨(dú)樹春深初著蕊,空山行遍不逢僧。
臺荒曾與施烏食,城化徒聞駐鹿乘。惟有松房明月影,夫年長似為然燈。
明代:
李孫宸
到來幽意愜,久坐野情長。有榭皆臨水,無軒不極涼。
菊榮抽早蕊,蘭晚茁馀芳。便作吾廬得,高眠到上皇。
到來幽意愜,久坐野情長。有榭皆臨水,無軒不極涼。
菊榮抽早蕊,蘭晚茁馀芳。便作吾廬得,高眠到上皇。
宋代:
白玉蟾
寂寂秋煙鎖碧灣,往年此地有禪關(guān)。
不神移入龍宮去,一夜風(fēng)雷吼萬山。
寂寂秋煙鎖碧灣,往年此地有禪關(guān)。
不神移入龍宮去,一夜風(fēng)雷吼萬山。
清代:
姚燮
桃葉無家,楊花同命,一十六春如夢。漢碧紗欞煙蘚滿,抹上秋痕無縫。
當(dāng)年橫燭倚簫,咽露凄聲,能教抱柳纖蟬恐。不信弱蘭風(fēng)悴,韶華虛哄。
桃葉無家,楊花同命,一十六春如夢。漢碧紗欞煙蘚滿,抹上秋痕無縫。
當(dāng)年橫燭倚簫,咽露凄聲,能教抱柳纖蟬恐。不信弱蘭風(fēng)悴,韶華虛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