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之水
河之水。明代。袁華。 河之水,流瀰瀰。出昆崙,導熊耳。踰龍門,激呂梁,吾不知其幾千里。但見濁浪溷淈,東馳入海日夜去不已。奔湍水瀺灂,斷岸石埼礒。北風揚沙雙目瞇,一夫操舟眾夫艤。長年百丈上急洪,十步趨前九步止。蒲伏力爭磨旋蟻,戲馬臺傾進履橋圯。芒碭云飛大風起,漢楚英雄俱已矣。吾聞千年一清圣人生,圣人臨御河當清。河之清,萬方寧。萬方寧,歌升平。
[明代]:袁華
河之水,流瀰瀰。出昆崙,導熊耳。踰龍門,激呂梁,吾不知其幾千里。
但見濁浪溷淈,東馳入海日夜去不已。奔湍水瀺灂,斷岸石埼礒。
北風揚沙雙目瞇,一夫操舟眾夫艤。長年百丈上急洪,十步趨前九步止。
蒲伏力爭磨旋蟻,戲馬臺傾進履橋圯。芒碭云飛大風起,漢楚英雄俱已矣。
吾聞千年一清圣人生,圣人臨御河當清。河之清,萬方寧。
萬方寧,歌升平。
河之水,流瀰瀰。出昆崙,導熊耳。踰龍門,激呂梁,吾不知其幾千裡。
但見濁浪溷淈,東馳入海日夜去不已。奔湍水瀺灂,斷岸石埼礒。
北風揚沙雙目瞇,一夫操舟衆夫艤。長年百丈上急洪,十步趨前九步止。
蒲伏力爭磨旋蟻,戲馬臺傾進履橋圯。芒碭雲飛大風起,漢楚英雄俱已矣。
吾聞千年一清聖人生,聖人臨禦河當清。河之清,萬方甯。
萬方甯,歌升平。
唐代·袁華的簡介
蘇州府昆山人,字子英。工詩,長于樂府。洪武初為蘇州府學訓導。有《可傳集》、《耕學齋詩集》。
...〔
? 袁華的詩(367篇) 〕
明代:
童軒
汗血曾勞百戰場,空遺踣鐵在文房。硯臺夜跡元霜滑,筆陣朝沖紫霧香。
削玉謾勞龍作劑,藏金聊藉豹為囊。可憐一蹶無人識,卻欲追蹤后二王。
汗血曾勞百戰場,空遺踣鐵在文房。硯臺夜跡元霜滑,筆陣朝沖紫霧香。
削玉謾勞龍作劑,藏金聊藉豹為囊。可憐一蹶無人識,卻欲追蹤後二王。
明代:
王世貞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云。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雲。
宋代:
高似孫
翠華不向苑中來,可是年年惜露臺。
水際春風寒漠漠,宮梅卻作野梅開。
翠華不向苑中來,可是年年惜露臺。
水際春風寒漠漠,宮梅卻作野梅開。
清代:
楊玉銜
草草庖廚著意瑩。盤盎寒生。攜鋤種菜荒田,認桂枝、量記窗棱。
少年無賴事,回首分明。老覺巖阿有舊盟。鶴友猿朋。
草草庖廚著意瑩。盤盎寒生。攜鋤種菜荒田,認桂枝、量記窗棱。
少年無賴事,回首分明。老覺巖阿有舊盟。鶴友猿朋。
唐代:
胡宿
仁人坐高齋,忘機宅真粹。魚鳥沐馀恩,樹石蒙善氣。
珍哉島上禽,托身良得地。
仁人坐高齋,忘機宅真粹。魚鳥沐馀恩,樹石蒙善氣。
珍哉島上禽,托身良得地。
元代:
吳當
憶昔升堂日,諸生授簡時。遺經周禮樂,野服漢威儀。
一自趨丹鳳,微班侍玉螭。風塵驚歲闊,猿鶴怨歸遲。
憶昔升堂日,諸生授簡時。遺經周禮樂,野服漢威儀。
一自趨丹鳳,微班侍玉螭。風塵驚歲闊,猿鶴怨歸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