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理歌 其二
玄理歌 其二。元代。李道純。 皎蟾形兆出庵來,爍爍光明充大宇。治人事天莫若嗇,夫嗇謂之重積德。性天大察長根塵,理路多通增業(yè)識。聰明智慧不如愚,雄辯高談爭似嘿。絕慮忘機無是非,隱耀含華遠聲色。寡欲薄味善根臻,省事簡緣德本植。一念融通萬慮澄,三心剔透諸緣息。諦觀三教圣人書,息之一字最簡直。若于息上做工夫,為佛為仙不勞力。息緣達本禪之機,息心明理儒之極。息氣凝神道之玄,三息相須無不克。說與知堂田皎蟾,究竟自心為軌則。
[元代]:李道純
皎蟾形兆出庵來,爍爍光明充大宇。治人事天莫若嗇,夫嗇謂之重積德。
性天大察長根塵,理路多通增業(yè)識。聰明智慧不如愚,雄辯高談爭似嘿。
絕慮忘機無是非,隱耀含華遠聲色。寡欲薄味善根臻,省事簡緣德本植。
一念融通萬慮澄,三心剔透諸緣息。諦觀三教圣人書,息之一字最簡直。
若于息上做工夫,為佛為仙不勞力。息緣達本禪之機,息心明理儒之極。
息氣凝神道之玄,三息相須無不克。說與知堂田皎蟾,究竟自心為軌則。
皎蟾形兆出庵來,爍爍光明充大宇。治人事天莫若嗇,夫嗇謂之重積德。
性天大察長根塵,理路多通增業(yè)識。聰明智慧不如愚,雄辯高談爭似嘿。
絕慮忘機無是非,隱耀含華遠聲色。寡欲薄味善根臻,省事簡緣德本植。
一念融通萬慮澄,三心剔透諸緣息。諦觀三教聖人書,息之一字最簡直。
若于息上做工夫,為佛為仙不勞力。息緣達本禪之機,息心明理儒之極。
息氣凝神道之玄,三息相須無不克。說與知堂田皎蟾,究竟自心為軌則。
唐代·李道純的簡介
李道純 ,湖南都梁(武岡)人,宋末元初著名道士。字元素,號清庵,別號“瑩蟾子”。精于內(nèi)丹學(xué)。李道純博學(xué)多才,他的內(nèi)丹理論兼容并包,系統(tǒng)非常完整。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。李道純融合內(nèi)丹道派南北二宗。其內(nèi)丹理論以“守中”為要訣。 故后人稱其為內(nèi)丹學(xué)中的中派。
...〔
? 李道純的詩(190篇) 〕
清代:
龔鼎孳
貯腹書千卷。更空明、一泓秋水,霧飛云遣。老筆紛披姿媚出,冰灑鐵梅芳泫。
高詠遍、蜀箋吳繭。六代江山文酒地,記孝侯、臺畔春陰淺。
貯腹書千卷。更空明、一泓秋水,霧飛雲(yún)遣。老筆紛披姿媚出,冰灑鐵梅芳泫。
高詠遍、蜀箋吳繭。六代江山文酒地,記孝侯、臺畔春陰淺。
宋代:
陸游
清世念遺民,常情重老人。
饋漿煩郡府,分胙媿鄉(xiāng)鄰。
清世念遺民,常情重老人。
饋漿煩郡府,分胙媿鄉(xiāng)鄰。
宋代:
劉攽
翩翩河中舟,一一西上水。彼船力有馀,我船力無幾。
力薄日一舍,力壯日百里。遲速詎幾何,推分故爾耳。
翩翩河中舟,一一西上水。彼船力有馀,我船力無幾。
力薄日一舍,力壯日百裡。遲速詎幾何,推分故爾耳。
清代:
楊玉銜
草草庖廚著意瑩。盤盎寒生。攜鋤種菜荒田,認桂枝、量記窗棱。
少年無賴事,回首分明。老覺巖阿有舊盟。鶴友猿朋。
草草庖廚著意瑩。盤盎寒生。攜鋤種菜荒田,認桂枝、量記窗棱。
少年無賴事,回首分明。老覺巖阿有舊盟。鶴友猿朋。
明代:
袁宏道
壁上苔痕字,回頭十二年。方平猶眼底,江令是生前。
童子來扶杖,山僧試煮泉。浪中驚準(zhǔn)出,塔下古蛟眠。
壁上苔痕字,回頭十二年。方平猶眼底,江令是生前。
童子來扶杖,山僧試煮泉。浪中驚準(zhǔn)出,塔下古蛟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