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當(dāng)野老歌
武當(dāng)野老歌。元代。劉因。 南陽武當(dāng)天下稀,峰巒巧避山自迷。青天飛鳥不可度,但見萬壑空煙霏。山不知人從太古,白云飛來天作主。旌旗明滅漢陽津,幾閱東西互夷虜。老人住此今百年,自言三世絕人煙。往事不聞宣政后,初心欲返羲皇前。脯鹿為糧豹為席,竹樹蒼蒼歲寒國。天分地拆保無憂,怪見北風(fēng)山鬼泣。一聲白雁已成擒,回望丹梯淚滿襟。傳語桃源休避世,武陵不似武當(dāng)深。
南陽武當(dāng)天下稀,峰巒巧避山自迷。青天飛鳥不可度,但見萬壑空煙霏。
山不知人從太古,白云飛來天作主。旌旗明滅漢陽津,幾閱東西互夷虜。
老人住此今百年,自言三世絕人煙。往事不聞宣政后,初心欲返羲皇前。
脯鹿為糧豹為席,竹樹蒼蒼歲寒國。天分地拆保無憂,怪見北風(fēng)山鬼泣。
一聲白雁已成擒,回望丹梯淚滿襟。傳語桃源休避世,武陵不似武當(dāng)深。
劉因簡介
唐代·劉因的簡介

劉因(1249~1293) 元代著名理學(xué)家、詩人。字夢吉,號靜修。初名骃,字夢驥。雄州容城(今河北容城縣)人。3 歲識字,6歲能詩,10歲能文,落筆驚人。年剛20,才華出眾,性不茍合。家貧教授生徒,皆有成就。因愛諸葛亮“靜以修身”之語,題所居為“靜修”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應(yīng)召入朝,為承德郎、右贊善大夫。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。母死后居喪在家。至元二十八年,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,他以疾辭。死后追贈翰林學(xué)士、資政大夫、上護(hù)軍、追封“容城郡公”,謚“文靖”。明朝,縣官鄉(xiāng)紳為劉因建祠堂。
...〔 ? 劉因的詩(211篇) 〕猜你喜歡
詹尚書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樹圖寄徐大參復(fù)初仍寄以詩因次其韻
長句和平見治音,京華猶記盍朋簪。聲傳珠履星辰近,影動金蓮雨露深。
云樹有圖憑鷹寄,春山無伴聽鶯吟。懸知兩地看明月,愛國憂民共此心。
九效 其五 醫(yī)國
破紐絕絡(luò)兮民不支,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(yī)。病在腠兮廢湯熨,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。
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,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。內(nèi)實(shí)兮餌之桂附,中乾兮反投消以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