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(小圃玉照堂賞梅,呈洪景廬內(nèi)翰)
滿江紅(小圃玉照堂賞梅,呈洪景廬內(nèi)翰)。宋代。張鎡。 玉照梅開,三百樹、香云同色。光搖動、一川銀浪,九霄珂月。幸遇勛華時世好,歡娛況是張燈夕。更不邀、名勝賞東風,真堪惜。盤誥手,春秋筆。今內(nèi)相,斯文伯。肯閑紆軒蓋,遠過泉石。奇事人生能幾見,清尊花畔須教側(cè)。到鳳池、卻欲醉鷗邊,應難得。
[宋代]:張鎡
玉照梅開,三百樹、香云同色。光搖動、一川銀浪,九霄珂月。幸遇勛華時世好,歡娛況是張燈夕。更不邀、名勝賞東風,真堪惜。
盤誥手,春秋筆。今內(nèi)相,斯文伯。肯閑紆軒蓋,遠過泉石。奇事人生能幾見,清尊花畔須教側(cè)。到鳳池、卻欲醉鷗邊,應難得。
玉照梅開,三百樹、香雲(yún)同色。光搖動、一川銀浪,九霄珂月。幸遇勳華時世好,歡娛況是張燈夕。更不邀、名勝賞東風,真堪惜。
盤誥手,春秋筆。今內(nèi)相,斯文伯。肯閑紆軒蓋,遠過泉石。奇事人生能幾見,清尊花畔須教側(cè)。到鳳池、卻欲醉鷗邊,應難得。
唐代·張鎡的簡介
張鎡,字功甫,原字時可。因慕郭功甫,故易字功甫。號約齋。居臨安,卜居南湖。循王張俊之曾孫。隆興二年(1164),為大理司直。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。慶元初為司農(nóng)寺主簿,遷司農(nóng)寺丞。開禧三年(1207)與謀誅韓侂胄,又欲去宰相史彌遠,事泄,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,卒于是年后。張鎡出身華貴,能詩擅詞,又善畫竹石古木。嘗學詩于陸游。尤袤、楊萬里、辛棄疾、姜夔等皆與之交游。《齊東野語》載“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”,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。
...〔
? 張鎡的詩(65篇) 〕
宋代:
趙抃
錦川城里玉溪橫,溪上浮圖畫閣明。我念官拘登未暇,有風終日為誰清。
錦川城裡玉溪橫,溪上浮圖畫閣明。我念官拘登未暇,有風終日為誰清。
明代:
朱應辰
婆餅焦,小麥黃熟長齊腰。刈麥作餅婆為喜,豈料南山日日雨。
雨多麥損不可食,雖欲婆嗔那復得。
婆餅焦,小麥黃熟長齊腰。刈麥作餅婆為喜,豈料南山日日雨。
雨多麥損不可食,雖欲婆嗔那複得。
宋代:
陸游
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
我老正須閑處著,白云一半肯分無?
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
我老正須閑處著,白雲(yún)一半肯分無?
明代:
王澤
缺月耿初夕,荒寒野店開。松聲一枕落,茅屋萬山堆。
愁豈掃能去,春還遲不來。思親今夜夢,已近半程回。
缺月耿初夕,荒寒野店開。松聲一枕落,茅屋萬山堆。
愁豈掃能去,春還遲不來。思親今夜夢,已近半程回。
宋代:
周文璞
伏事三茅過一生,癡心不望羽車迎。
舊時手種黃龍子,今解升云入太清。
伏事三茅過一生,癡心不望羽車迎。
舊時手種黃龍子,今解升雲(yún)入太清。
明代:
曾曰唯
杏雨香春江,柳花上行李。立馬一書生,感時涕江涘。
握手訪中原,茫茫不可視。今上古武丁,鼎鐺缺雙耳。
杏雨香春江,柳花上行李。立馬一書生,感時涕江涘。
握手訪中原,茫茫不可視。今上古武丁,鼎鐺缺雙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