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別
懷別。唐代。張籍。 仆人驅行軒,低昂出我門。離堂無留客,席上唯琴樽。古道隨水曲,悠悠繞荒村。遠程未奄息,別念在朝昏。端居愁歲永,獨此留清景。豈無經過人,尋嘆門巷靜。君如天上雨,我如屋下井。無因同波流,愿作形與影。
[唐代]:張籍
仆人驅行軒,低昂出我門。離堂無留客,席上唯琴樽。
古道隨水曲,悠悠繞荒村。遠程未奄息,別念在朝昏。
端居愁歲永,獨此留清景。豈無經過人,尋嘆門巷靜。
君如天上雨,我如屋下井。無因同波流,愿作形與影。
仆人驅行軒,低昂出我門。離堂無留客,席上唯琴樽。
古道隨水曲,悠悠繞荒村。遠程未奄息,別念在朝昏。
端居愁歲永,獨此留清景。豈無經過人,尋歎門巷靜。
君如天上雨,我如屋下井。無因同波流,願作形與影。
唐代·張籍的簡介
張籍(約767~約830),唐代詩人。字文昌,漢族,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)人,郡望蘇州吳(今江蘇蘇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為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烏江鎮)人。世稱“張水部”、“張司業”。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,并稱“張王樂府”。著名詩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婦怨》《采蓮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張籍籍貫考辨》認為,韓愈所說的“吳郡張籍”乃謂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書·張籍傳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輿地紀勝》等史傳材料,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。
...〔
? 張籍的詩(387篇) 〕
唐代:
吳融
自與鶯為地,不教花作媒。細應和雨斷,輕只愛風裁。
好拂錦步障,莫遮銅雀臺。灞陵千萬樹,日暮別離回。
自與鶯為地,不教花作媒。細應和雨斷,輕隻愛風裁。
好拂錦步障,莫遮銅雀臺。灞陵千萬樹,日暮別離回。
宋代:
真德秀
程子精微談谷種,謝公近似喻桃仁。
要須精別性情異,方識其言親未親。
程子精微談谷種,謝公近似喻桃仁。
要須精別性情異,方識其言親未親。
明代:
王世貞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云。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雲。
宋代:
袁說友
虛名誤壯夫,黃金變顏色。誰歟帛米謀,困此芻狗跡。
安和一榻上,精神馀筆力。我欲造之深,劇談忘漏刻。
虛名誤壯夫,黃金變顔色。誰歟帛米謀,困此芻狗跡。
安和一榻上,精神馀筆力。我欲造之深,劇談忘漏刻。
明代:
區大相
秋山何蒼蒼,四顧盡蕭索。臨水送將歸,離心對搖落。
搖落難為歡,芳游宛如昨。時菊掇紫莖,霜筠飄素籜。
秋山何蒼蒼,四顧盡蕭索。臨水送將歸,離心對搖落。
搖落難為歡,芳遊宛如昨。時菊掇紫莖,霜筠飄素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