鸕鶿行
鸕鶿行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泛泛漁人同者誰,翛翛鼓翼眾鸕鶿。羽衣不作云中伴,利喙偏教水族危。此物臨流情志篤,眼光遙射寒波曲。求纖索巨每連群,入群不亂知所屬。白鷺橫洲那敢來,慈烏繞樹亦中回。爾獨依人胡為哉,多殘物類不少哀。自爾歸漁時竭澤,澄潭窈壑齊蕭索。縱使漁人分剩獲,縮喉斂頷終何益。
[明代]:郭之奇
泛泛漁人同者誰,翛翛鼓翼眾鸕鶿。羽衣不作云中伴,利喙偏教水族危。
此物臨流情志篤,眼光遙射寒波曲。求纖索巨每連群,入群不亂知所屬。
白鷺橫洲那敢來,慈烏繞樹亦中回。爾獨依人胡為哉,多殘物類不少哀。
自爾歸漁時竭澤,澄潭窈壑齊蕭索。縱使漁人分剩獲,縮喉斂頷終何益。
泛泛漁人同者誰,翛翛鼓翼衆鸕鶿。羽衣不作雲中伴,利喙偏教水族危。
此物臨流情志篤,眼光遙射寒波曲。求纖索巨每連群,入群不亂知所屬。
白鷺橫洲那敢來,慈烏繞樹亦中回。爾獨依人胡為哉,多殘物類不少哀。
自爾歸漁時竭澤,澄潭窈壑齊蕭索。縱使漁人分剩獲,縮喉斂頷終何益。
唐代·郭之奇的簡介
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號菽子,又號正夫、玉溪。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(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)人。為南明大臣,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(相當宰相)兼吏部尚書、兵部尚書,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,于順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,翌年殉國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謚忠節。
...〔
? 郭之奇的詩(1157篇) 〕
明代:
黃佐
朝來新火起新煙,長笛短簫悲遠天。細柳新蒲為誰綠,濁醪粗飯任吾年。
已聞童子騎青竹,喚取佳人舞繡筵。此日此時人共得,晴窗點檢白云篇。
朝來新火起新煙,長笛短簫悲遠天。細柳新蒲為誰綠,濁醪粗飯任吾年。
已聞童子騎青竹,喚取佳人舞繡筵。此日此時人共得,晴窗點檢白雲篇。
明代:
張以寧
今代高人張師夔,繭紙畫出紫陽詩。青山娟娟洗宿霧,綠樹粲粲含朝曦。
孤篷高卷在沙腳,一叟獨坐閒支頤。返思前夜風雨惡,滿蓑白雨飛淋漓。
今代高人張師夔,繭紙畫出紫陽詩。青山娟娟洗宿霧,綠樹粲粲含朝曦。
孤篷高卷在沙腳,一叟獨坐閒支頤。返思前夜風雨惡,滿蓑白雨飛淋漓。
元代:
丁鶴年
高人嗟逝矣,靜樂尚求詩。豈意無為道,翻成罔極悲。
二難勤繼述,一默付希夷。飲水心愈潔,看山意更遲。
高人嗟逝矣,靜樂尚求詩。豈意無為道,翻成罔極悲。
二難勤繼述,一默付希夷。飲水心愈潔,看山意更遲。
宋代:
楊冠卿
松菊依然繞舊廬,西風歸興動鱸魚。
歸來有酒輒成醉,旋摘秋園雨后蔬。
松菊依然繞舊廬,西風歸興動鱸魚。
歸來有酒輒成醉,旋摘秋園雨後蔬。
清代:
鄭孝胥
逸塘用世人,五十居閒地。豈無髀肉嘆,自詭時未至。
時至當云何,奈此囊底智。控弦雖不發,天下識猿臂。
逸塘用世人,五十居閒地。豈無髀肉歎,自詭時未至。
時至當雲何,奈此囊底智。控弦雖不發,天下識猿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