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陰那山
游陰那山。明代。李楩。 五峰青削瞰羅浮,咫尺嵐光凍欲流。幽壑有天皆作瀑,癡云無地不成樓。石留蘚字還能讀,雨冷藤花覺易秋。薄暮月鐘隨葉渡,遙同僧影靜山陬。
[明代]:李楩
五峰青削瞰羅浮,咫尺嵐光凍欲流。幽壑有天皆作瀑,癡云無地不成樓。
石留蘚字還能讀,雨冷藤花覺易秋。薄暮月鐘隨葉渡,遙同僧影靜山陬。
五峰青削瞰羅浮,咫尺嵐光凍欲流。幽壑有天皆作瀑,癡雲無地不成樓。
石留蘚字還能讀,雨冷藤花覺易秋。薄暮月鐘隨葉渡,遙同僧影靜山陬。
唐代·李楩的簡介
李楩,字其礎。程鄉(今梅州梅縣)人。士淳子。明思宗崇禎十二年(一六三九)舉人。淡于仕進,尤嗜古,工書法。有《函秘齋詩文集》。清光緒《嘉應州志》卷二三有傳。
...〔
? 李楩的詩(14篇) 〕
宋代:
沈與求
骨寒宜伴列仙臞,欲喜依劉計未疏。自昔暗中人易記,到今名下士非虛。
欲從給事論奇字,擬向中郎得異書。愿借牙簽三萬軸,為公一一辨蟫魚。
骨寒宜伴列仙臞,欲喜依劉計未疏。自昔暗中人易記,到今名下士非虛。
欲從給事論奇字,擬向中郎得異書。願借牙簽三萬軸,為公一一辨蟫魚。
宋代:
釋道潛
兩山脩徑盡榛蕪,謾詫當年幸翠輿。空睹宸文藏寶構,不逢衲子話真如。
林深想見靈根茂,地勝宜多隱者居。涼月照人歸路好,傍溪嘉樹影扶疏。
兩山脩徑盡榛蕪,謾詫當年幸翠輿。空睹宸文藏寶構,不逢衲子話真如。
林深想見靈根茂,地勝宜多隱者居。涼月照人歸路好,傍溪嘉樹影扶疏。
元代:
黃璋
斯文今有主,一代頌鴻儒。道紹二程學,齡登九老圖。
化裁金作礪,持守玉為壺。我輩蒙嘉惠,稱揚豈近諛。
斯文今有主,一代頌鴻儒。道紹二程學,齡登九老圖。
化裁金作礪,持守玉為壺。我輩蒙嘉惠,稱揚豈近諛。
宋代:
陳紀
唾壺壯氣已休休,呼酒田翁與動酬。
九十日春長是雨,三千丈發總緣愁。
唾壺壯氣已休休,呼酒田翁與動酬。
九十日春長是雨,三千丈發總緣愁。
宋代:
李光
孤村遠浦接微茫,處處經行看插秧。卻憶年時住家處,藕花無數繞林塘。
孤村遠浦接微茫,處處經行看插秧。卻憶年時住家處,藕花無數繞林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