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劉潤之
贈劉潤之。宋代。段克己。 平生不愿萬戶侯,但愿一識劉荊州。荊州已遠不可見,裔孫今幸從吾游。慨然議論吐肝膽,腰閒古劍鳴蛟虬。酒酣醉墨出險怪,筆勢惝恍令人愁。世人爭欲得一諾,黃金不用如山邱。結交以義不以利,樂人之樂憂其憂。自從管鮑死,此道今悠悠。豈憶流落中,忽見古人儔。古來賢哲士不達,饑寒不解為身謀。紛紛眼底知音少,幾向西風嘆白頭。
[宋代]:段克己
平生不愿萬戶侯,但愿一識劉荊州。荊州已遠不可見,裔孫今幸從吾游。
慨然議論吐肝膽,腰閒古劍鳴蛟虬。酒酣醉墨出險怪,筆勢惝恍令人愁。
世人爭欲得一諾,黃金不用如山邱。結交以義不以利,樂人之樂憂其憂。
自從管鮑死,此道今悠悠。豈憶流落中,忽見古人儔。
古來賢哲士不達,饑寒不解為身謀。紛紛眼底知音少,幾向西風嘆白頭。
平生不願萬戶侯,但願一識劉荊州。荊州已遠不可見,裔孫今幸從吾遊。
慨然議論吐肝膽,腰閒古劍鳴蛟虬。酒酣醉墨出險怪,筆勢惝恍令人愁。
世人爭欲得一諾,黃金不用如山邱。結交以義不以利,樂人之樂憂其憂。
自從管鮑死,此道今悠悠。豈憶流落中,忽見古人儔。
古來賢哲士不達,饑寒不解為身謀。紛紛眼底知音少,幾向西風歎白頭。
唐代·段克己的簡介
段克己(1196~1254)金代文學家。字復之,號遁庵,別號菊莊。絳州稷山(今山西稷山)人。早年與弟成己并負才名,趙秉文目之為“二妙”,大書“雙飛”二字名其居里。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,但入仕無門,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。金亡,避亂龍門山中(今山西河津黃河邊),時人贊為“儒林標榜”。蒙古汗國時期,與友人遨游山水,結社賦詩,自得其樂。元憲宗四年卒,年五十九。工于詞曲,有《遁齋樂府》。
...〔
? 段克己的詩(196篇) 〕
近代:
毛澤東
翻山渡水之名郡,竹杖草履謁學尊。途見白云如晶海,沾衣晨露浸餓身。
翻山渡水之名郡,竹杖草履謁學尊。途見白雲如晶海,沾衣晨露浸餓身。
元代:
方回
我家黃山百里遠,兩峰插天翠如剪。
歸心久落故溪云,柁轉不由船不轉。
我家黃山百裡遠,兩峰插天翠如剪。
歸心久落故溪雲,柁轉不由船不轉。
宋代:
釋居簡
嵌巖礧砢無津潤,踞地盤空隱霧深。萬竅怒號從定起,試聽枯木里龍吟。
嵌巖礧砢無津潤,踞地盤空隱霧深。萬竅怒號從定起,試聽枯木裡龍吟。
宋代:
張玉娘
暮聲雜鳴葉,靈籟生郊墟。白霧脆楊柳,秋水翻芙蕖。
蟾蜍澹簾箔,機杼織寒虛。幾度思蘋藻,茫然愧鹿車。
暮聲雜鳴葉,靈籟生郊墟。白霧脆楊柳,秋水翻芙蕖。
蟾蜍澹簾箔,機杼織寒虛。幾度思蘋藻,茫然愧鹿車。
明代:
王世貞
稍盡彭城山,悠然見清淮。微雨雖沾衣,能令山色佳。
出沒前后旌,浮云時與偕。濁酒兩三行,聊以佐歸懷。
稍盡彭城山,悠然見清淮。微雨雖沾衣,能令山色佳。
出沒前後旌,浮雲時與偕。濁酒兩三行,聊以佐歸懷。
宋代:
釋慧空
說圓不覺拖泥水,立悟分明落二三。要得不移毫發許,寶云山里寶云庵。
說圓不覺拖泥水,立悟分明落二三。要得不移毫發許,寶雲山裡寶雲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