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僧行
伴僧行。唐代。元稹。 春來求事百無成,因向愁中識(shí)道情。花滿杏園千萬樹,幾人能伴老僧行。
[唐代]:元稹
春來求事百無成,因向愁中識(shí)道情。
花滿杏園千萬樹,幾人能伴老僧行。
春來求事百無成,因向愁中識(shí)道情。
花滿杏園千萬樹,幾人能伴老僧行。
唐代·元稹的簡介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“元白”。
...〔
? 元稹的詩(562篇) 〕
元代:
黃公望
遠(yuǎn)望云山隔秋水,近看古木擁陂陀。居然相對六君子,正直特立無偏頗。
遠(yuǎn)望雲(yún)山隔秋水,近看古木擁陂陀。居然相對六君子,正直特立無偏頗。
清代:
馬鼎梅
風(fēng)濤自吐吞,今古向誰論。山欲截江住,云思挾月奔。
潮洶瓜步闊,峰擁秣陵尊。多少登臨客,都無名姓存。
風(fēng)濤自吐吞,今古向誰論。山欲截江住,雲(yún)思挾月奔。
潮洶瓜步闊,峰擁秣陵尊。多少登臨客,都無名姓存。
宋代:
陸游
湖邊一夜霜,庭樹無秋聲。懶不近筆硯,何以紓幽情。
但有一睡耳,展轉(zhuǎn)無由成。起擁地爐暖,坐待天窗明。
湖邊一夜霜,庭樹無秋聲。懶不近筆硯,何以紓幽情。
但有一睡耳,展轉(zhuǎn)無由成。起擁地爐暖,坐待天窗明。
明代:
盧龍?jiān)?/a>
才名共仰三川舊,治行咸推百粵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驥,邑緣試劇待烹鮮。
霜含白簡俱稱最,春滿黃堂各頌賢。珍重佩刀酬解贈(zèng)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
才名共仰三川舊,治行鹹推百粵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驥,邑緣試劇待烹鮮。
霜含白簡俱稱最,春滿黃堂各頌賢。珍重佩刀酬解贈(zèng)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
元代:
趙孟頫
胄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詩書師法在,簪紱相門傳。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邊。帝心知俊彥,群望屬英賢。
胄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詩書師法在,簪紱相門傳。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邊。帝心知俊彥,群望屬英賢。
宋代:
孔平仲
臲卼扁舟抱寒水,逍遙野客坐孤蓬。一天星月清吟外,萬里江山極望中。
遁跡未能離草莽,機(jī)心唯欲破羌戎。此心未遂難為語,負(fù)劍長吁氣滿空。
臲卼扁舟抱寒水,逍遙野客坐孤蓬。一天星月清吟外,萬裡江山極望中。
遁跡未能離草莽,機(jī)心唯欲破羌戎。此心未遂難為語,負(fù)劍長籲氣滿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