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
晉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。魏晉。張華。 曰皇上天,玄鑒惟光。神器周回,五德代章。祚命于晉,世有哲王。弘濟區夏,陶甄萬方。大明垂耀,旁燭無疆。蚩蚩庶類,風德永康。皇道惟清,禮樂斯經。金石在縣,萬舞在庭。象容表慶,協律被聲。軼武超滬,取節六英。同進退讓,化漸無形。大和宣洽,通于幽冥。
[魏晉]:張華
曰皇上天,玄鑒惟光。神器周回,五德代章。祚命于晉,世有哲王。
弘濟區夏,陶甄萬方。大明垂耀,旁燭無疆。蚩蚩庶類,風德永康。
皇道惟清,禮樂斯經。金石在縣,萬舞在庭。象容表慶,協律被聲。
軼武超滬,取節六英。同進退讓,化漸無形。大和宣洽,通于幽冥。
曰皇上天,玄鑒惟光。神器周回,五德代章。祚命于晉,世有哲王。
弘濟區夏,陶甄萬方。大明垂耀,旁燭無疆。蚩蚩庶類,風德永康。
皇道惟清,禮樂斯經。金石在縣,萬舞在庭。象容表慶,協律被聲。
軼武超滬,取節六英。同進退讓,化漸無形。大和宣洽,通于幽冥。
唐代·張華的簡介
張華(232年-300年),字茂先。范陽方城(今河北固安)人。西晉時期政治家、文學家、藏書家。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,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。張華工于詩賦,詞藻華麗。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《博物志》。《隋書·經籍志》有《張華集》十卷,已佚,明人張溥輯有《張茂先集》。張華雅愛書籍,精通目錄學,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《別錄》整理典籍。《宣和書譜》載有其草書《得書帖》及行書《聞時帖》。
...〔
? 張華的詩(54篇) 〕
元代:
貢奎
山雨鳴篷雁落沙,新寒先到野人家。病來誰似愁容瘦,霜樹蕭疏兩鬢華。
山雨鳴篷雁落沙,新寒先到野人家。病來誰似愁容瘦,霜樹蕭疏兩鬢華。
清代:
杜貴墀
斷檻扶慵,危橋倚困,日日無情煙雨。舊識蕭娘,不是者般眉嫵。
直瘦到、金縷衣寬,斷魂比、玉門關苦。念漂萍、泊絮都非,斜陽空付亂蟬語。
斷檻扶慵,危橋倚困,日日無情煙雨。舊識蕭娘,不是者般眉嫵。
直瘦到、金縷衣寬,斷魂比、玉門關苦。念漂萍、泊絮都非,斜陽空付亂蟬語。
明代:
桑悅
日輪赫赫起東溟,真火抽添養白庭。
湯谷蕭蕭萬竿竹,裁書少昊借秋聲。
日輪赫赫起東溟,真火抽添養白庭。
湯谷蕭蕭萬竿竹,裁書少昊借秋聲。
清代:
屈大均
射干才一朵,瓶小不勝花。剪似春羅碎,翩如綵蝶斜。
白頭簪不可,素手贈誰家。硯側間相映,光含一點霞。
射幹才一朵,瓶小不勝花。剪似春羅碎,翩如綵蝶斜。
白頭簪不可,素手贈誰家。硯側間相映,光含一點霞。
元代:
趙汸
舊游何處覓苔磯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樹側,鴛鴦驚起逐群飛。
舊遊何處覓苔磯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樹側,鴛鴦驚起逐群飛。
唐代:
孟郊
地上春色生,眼前詩彩明。手攜片寶月,言是高僧名。
溪轉萬曲心,水流千里聲。飛鳴向誰去,江鴻弟與兄。
地上春色生,眼前詩彩明。手攜片寶月,言是高僧名。
溪轉萬曲心,水流千裡聲。飛鳴向誰去,江鴻弟與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