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授業劉先生致仕還吉水
贈授業劉先生致仕還吉水。明代。劉珝。 秋到梧桐暑氣清,摳衣隨步出都城。五千里外思鄉夢,二十年前立雪情。栗里有人邀社飲,海鷗何事傍舟行。從今不上紅塵路,坐看諸郎學鳳鳴。
[明代]:劉珝
秋到梧桐暑氣清,摳衣隨步出都城。五千里外思鄉夢,二十年前立雪情。
栗里有人邀社飲,海鷗何事傍舟行。從今不上紅塵路,坐看諸郎學鳳鳴。
秋到梧桐暑氣清,摳衣隨步出都城。五千裡外思鄉夢,二十年前立雪情。
栗裡有人邀社飲,海鷗何事傍舟行。從今不上紅塵路,坐看諸郎學鳳鳴。
唐代·劉珝的簡介
劉珝(1426年~1490年),字叔溫,號古直,山東青州府壽光縣陽河里(現青州市高柳鎮陽河村)人。明英宗正統十三年(1448年)進士,歷官編修、吏部左侍郎,擢吏部尚書,加太子少保、文淵閣大學士,后加太子太保,進謹身殿大學士,位居閣老。弘治三年(1490 年)病逝,謚文和。劉珝性疏直,居官清正,不拘小節。晚年致仕還鄉,事親盡孝。著有《青宮講意》、《古直先生文集》等。
...〔
? 劉珝的詩(44篇) 〕
宋代:
劉瀾
向陽看未足。更露立闌干,日高人獨。江空佩鳴玉。問煙鬟霞臉,為誰膏沐。情間景淑。嫁東風、無媒自卜。鳳臺高,貪伴吹笙,驚下九天霜鵠。紅蹙。花開不到,杜老溪壯,已公茅屋。山城水國。歡易斷,夢難續。記年時馬上,人酣花醉,樂奏開元舊曲。夜歸來,駕錦漫天,絳紗萬燭。
向陽看未足。更露立闌幹,日高人獨。江空佩鳴玉。問煙鬟霞臉,為誰膏沐。情間景淑。嫁東風、無媒自蔔。鳳臺高,貪伴吹笙,驚下九天霜鵠。紅蹙。花開不到,杜老溪壯,已公茅屋。山城水國。歡易斷,夢難續。記年時馬上,人酣花醉,樂奏開元舊曲。夜歸來,駕錦漫天,絳紗萬燭。
宋代:
王炎
鏡中忽忽老侵尋,政坐文窮自陸沉。
獨對西風搔短發,欲謀小隱背初心。
鏡中忽忽老侵尋,政坐文窮自陸沉。
獨對西風搔短發,欲謀小隱背初心。
明代:
陳慧嶪
雀舫翩翩發大江,江干瑞靄曉行幢。文章似錦裳堪補,意氣如虹鼎并扛。
萬里浪頭鰲駕六,五云天際鳳飛雙。與君共挾芙蓉鍔,一掃群英力盡降。
雀舫翩翩發大江,江幹瑞靄曉行幢。文章似錦裳堪補,意氣如虹鼎并扛。
萬裡浪頭鰲駕六,五雲天際鳳飛雙。與君共挾芙蓉鍔,一掃群英力盡降。
宋代:
范仲淹
履癸昆吾禍莫移,應天重造帝王基。
子孫何事為炮烙,不念嘻吁祝網時。
履癸昆吾禍莫移,應天重造帝王基。
子孫何事為炮烙,不念嘻籲祝網時。
宋代:
周紫芝
登臨思昔人,有意在山麓。舉首瞻孤云,悵懷思宰木。
云亦初何心,意乃自感觸。人生風木念,此念何由足。
登臨思昔人,有意在山麓。舉首瞻孤雲,悵懷思宰木。
雲亦初何心,意乃自感觸。人生風木念,此念何由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