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調 汪松年為西京日報年刊索詞
千年調 汪松年為西京日報年刊索詞。近代。章士釗。 又是一年春,醉臥長安道。細數西來幾歲,歲歲都好。今番爆竹,又坼收京兆。揮涕淚,卷詩書,歸去早。平生好事,發語都嫌躁。近日學成馮婦,怕被人笑。良辰吉日,卻解千年調。看諸公,似君房,方語妙。
[近代]:章士釗
又是一年春,醉臥長安道。細數西來幾歲,歲歲都好。
今番爆竹,又坼收京兆。揮涕淚,卷詩書,歸去早。
平生好事,發語都嫌躁。近日學成馮婦,怕被人笑。
良辰吉日,卻解千年調。看諸公,似君房,方語妙。
又是一年春,醉臥長安道。細數西來幾歲,歲歲都好。
今番爆竹,又坼收京兆。揮涕淚,卷詩書,歸去早。
平生好事,發語都嫌躁。近日學成馮婦,怕被人笑。
良辰吉日,卻解千年調。看諸公,似君房,方語妙。
唐代·章士釗的簡介
章士釗(1881-1973),字行嚴,筆名黃中黃、青桐、秋桐,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縣(今長沙市)。曾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,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,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,全國政協常委,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。清末任上海《蘇報》主筆。1911年后,曾任同濟大學教授,北京大學教授,北京農業學校校長,廣東軍政府秘書長,南北議和南方代表。新中國成立后為著名民主人士、學者、作家、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。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、第二任館長,第二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,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。
...〔
? 章士釗的詩(181篇) 〕
元代:
張翥
苦戰勤王事,精魂泣鬼雄。壞城兵氣黑,遺鏃血花紅。
故老談亡國,明時錄死忠。長吟一搔首,落日鳥呼風。
苦戰勤王事,精魂泣鬼雄。壞城兵氣黑,遺鏃血花紅。
故老談亡國,明時錄死忠。長吟一搔首,落日鳥呼風。
唐代:
王維
君心尚棲隱,久欲傍歸路。在朝每為言,解印果成趣。
晨雞鳴鄰里,群動從所務。農夫行餉田,閨妾起縫素。
君心尚棲隱,久欲傍歸路。在朝每為言,解印果成趣。
晨雞鳴鄰裡,群動從所務。農夫行餉田,閨妾起縫素。
元代:
陳高
蘆溝橋西車馬多,山頭白日照清波。氈廬亦有江南婦,愁聽金人出塞歌。
蘆溝橋西車馬多,山頭白日照清波。氈廬亦有江南婦,愁聽金人出塞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