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二夜偶作
正月十二夜偶作。清代。張藻。 銀釭暗畫堂,坐數漏偏長。雁影半墻月,雞聲萬瓦霜。夜吟多遣興,春夢不離鄉。庭下微風起,梅花入暮香。
[清代]:張藻
銀釭暗畫堂,坐數漏偏長。雁影半墻月,雞聲萬瓦霜。
夜吟多遣興,春夢不離鄉。庭下微風起,梅花入暮香。
銀釭暗畫堂,坐數漏偏長。雁影半牆月,雞聲萬瓦霜。
夜吟多遣興,春夢不離鄉。庭下微風起,梅花入暮香。
唐代·張藻的簡介
張藻,約活動于清雍正至乾隆(1723--1795)年間。字于湘,江南青浦(今上海市青浦區)人,張之頊女,母為才女顧若憲,幼承母教。嘗詠梅云:“出身首荷東皇賜,點額親添帝女裝。”鎮洋畢禮室,尚書畢沅之母,能詩詞,學術淵純。著有《培遠堂詩集》。
...〔
? 張藻的詩(14篇) 〕
明代:
朱誠泳
伊耆蓺五谷,有熊占斗綱。人文一以著,堯舜垂衣裳。
夏忠商尚質,周文郁有光。繩繩隆治道,國祚綿且昌。
伊耆蓺五谷,有熊占鬥綱。人文一以著,堯舜垂衣裳。
夏忠商尚質,周文郁有光。繩繩隆治道,國祚綿且昌。
宋代:
曾鞏
遠民歌舞戴升平,碧閣朱樓照眼明。
鄉饌雨余收白蕈,客樽秋后對紅英。
遠民歌舞戴升平,碧閣朱樓照眼明。
鄉饌雨餘收白蕈,客樽秋後對紅英。
宋代:
蒲宗孟
想到零陵日,高歌足解顏。鄉閭接營道,風物近廬山。
萬石今興廢,三亭誰往還。不知零與永,二郡孰安閒。
想到零陵日,高歌足解顔。鄉閭接營道,風物近廬山。
萬石今興廢,三亭誰往還。不知零與永,二郡孰安閒。
清代:
翁心存
人子朝暮出,倚閭尚徬徨。千里與萬里,極目何能望。
嚙指忽心動,引領祇內傷。伊余髫齔時,隨侍于朐陽。
人子朝暮出,倚閭尚徬徨。千裡與萬裡,極目何能望。
齧指忽心動,引領祇內傷。伊餘髫齔時,隨侍于朐陽。
明代:
霍與瑕
國風雖離亂,時聞平淡音。降及離騷作,哀思不可任。
馳騁不可御,縱橫更莫倫。遂為詞賦祖,精華世所歆。
國風雖離亂,時聞平淡音。降及離騷作,哀思不可任。
馳騁不可禦,縱橫更莫倫。遂為詞賦祖,精華世所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