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馬識途 |
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學以致用 |
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不二法門 |
不二:唯一的;法門:修行的門徑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。 |
材輕德薄 |
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人心歸向 |
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空谷傳聲 |
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作亂犯上 |
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行不顧言 |
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敷衍了事 |
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夷為平地 |
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己溺己饑 |
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鴻儒碩學 |
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結纓伏劍 |
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叫苦連天 |
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迭床架屋 |
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似是而非 |
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材雄德茂 |
指才德杰出。 |
足衣足食 |
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洗耳恭聽 |
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舉目無親 |
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師嚴道尊 |
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罵罵咧咧 |
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頭上末下 |
第一次,初次。 |
大起大落 |
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
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