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人得志 |
小人: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。 |
迷而不反 |
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逆道亂常 |
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卑諂足恭 |
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挺身而出 |
形容遇到危難時;勇敢地站出來;擔當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 |
死要面子 |
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。 |
大包大攬 |
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安安靜靜 |
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膽寒發豎 |
形容恐怖之極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
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空費詞說 |
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算盡錙銖 |
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學而不厭 |
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紛亂如麻 |
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自命不凡 |
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命與仇謀 |
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繪聲繪影 |
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婆婆媽媽 |
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女扮男裝 |
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款學寡聞 |
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沖鋒陷陣 |
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
國無寧日 |
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一鼓作氣 |
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斷織勸學 |
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唇槍舌劍 |
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離奇古怪 |
十分奇特少見 |
踵武前賢 |
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