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
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鑒影度形 |
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斷斷續續 |
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楊柳依依 |
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 |
秣馬厲兵 |
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揚幡擂鼓 |
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學而時習之 |
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故步不離 |
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頓挫抑揚 |
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流離轉徙 |
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土木形骸 |
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觸目皆是 |
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過而能改 |
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雄心壯志 |
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飛檐走壁 |
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作亂犯上 |
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
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酒后茶余 |
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骨肉之親 |
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斷香零玉 |
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令人滿意 |
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文山會海 |
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遺世絕俗 |
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刻不容緩 |
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古里古怪 |
怪異、奇特。 |
平地一聲雷 |
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