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下留情 |
下手處理事情時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絕。 |
費盡心思 |
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眼空一世 |
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以小見大 |
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枝對葉比 |
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
將計就計 |
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
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鬼瞰其室 |
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心急如焚 |
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酒能亂性 |
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吳頭楚尾 |
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
比喻禮物雖然微薄,卻情誼深重。 |
急功近利 |
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生拉硬扯 |
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讀書種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斷章截句 |
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敗德辱行 |
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霜露之悲 |
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別有用心 |
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歐風美雨 |
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
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揮戈反日 |
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久假不歸 |
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