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牛乘馬 |
役使牛馬駕車。 |
木本水源 |
樹的根本,水的源頭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
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
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夠。 |
繩之以法 |
繩:準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繩;給予制裁。 |
逆道亂常 |
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引鬼上門 |
比喻招來壞人。 |
首身分離 |
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縱橫開合 |
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弦外之響 |
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歇斯底里 |
情緒異常激動,舉止失常。 |
頭面人物 |
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算盡錙銖 |
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萬無一失 |
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觸目皆是 |
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古色古香 |
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海底撈月 |
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大張旗鼓 |
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妻兒老小 |
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負擔。 |
妻兒老少 |
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風情月意 |
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綿里藏針 |
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密鑼緊鼓 |
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如火如荼 |
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華不再揚 |
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