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邦論道 |
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憂喜交集 |
|
習非成是 |
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光前耀后 |
光前:光興前業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
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眾喣山動 |
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歇斯底里 |
情緒異常激動,舉止失常。 |
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遠大。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
頭頂上沒有一片瓦,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。形容一無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 |
群龍無首 |
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貧賤不能移 |
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遁入空門 |
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倒冠落佩 |
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供不應求 |
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倦鳥知還 |
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飽食暖衣 |
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便還就孤 |
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春光明媚 |
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意興索然 |
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皮笑肉不笑 |
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香火姻緣 |
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牽腸掛肚 |
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心服口服 |
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進進出出 |
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窮愁潦倒 |
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