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出茅廬 |
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驗。 |
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落葉歸根 |
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。 |
噓寒問暖 |
問冷問熱;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。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。噓:緩緩吹氣。 |
骨肉離散 |
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心里有鬼 |
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臭名遠揚 |
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樂道好古 |
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 |
炙手可熱 |
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勢大。 |
活蹦亂跳 |
歡蹦亂跳。 |
心直口快 |
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苦口之藥 |
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牝雞司晨 |
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 |
促膝談心 |
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止于至善 |
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過而能改 |
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連珠炮 |
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龍爭虎斗 |
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欺人自欺 |
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散言碎語 |
猶言閑言碎語。 |
子繼父業 |
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會少離多 |
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前仆后繼 |
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坐懷不亂 |
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千真萬確 |
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
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