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
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 (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wēng dé lì,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wēng dé lì
怎么讀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,ㄩˊ ㄨㄥ ㄉㄜˊ ㄌ一ˋˊ
繁體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
出處《戰(zhàn)國策 燕策二》記載:蚌張開殼曬太陽,鷸去啄它,嘴被蚌殼夾住,兩方面都不相讓。漁翁來了,把兩個都捉住了。
例子清·李漁《無聲戲》第八回:“看官,自古道: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。”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勸誡人。
近義詞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
反義詞相輔相成
英語the third party benefits from the tussle
※ 成語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的拼音、鷸蚌相持,漁翁得利怎么讀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木本水源 | 樹的根本,水的源頭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天經地義 | 經:道;原則;義:正理。絕對正確;不能改變的道理。比喻理所當然;不可置疑。 |
輕而易舉 | 輕:輕松;舉:向上托。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。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。 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據;材:資質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 |
撥云見日 |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。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團消除,心里頓時明白。 |
太歲頭上動土 |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(fā)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(zhàn)戰(zhàn)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(jié)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背鄉(xiāng)離井 | 指遠離家鄉(xiāng),流落他方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窮愁潦倒 | 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(yè)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