縉紳
詞語解釋
縉紳[ jìn shēn ]
⒈ ?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(zhí)的手板,有事就寫在上面,以備遺忘)于帶,舊時官宦的裝束,轉(zhuǎn)用為官宦的代稱。縉,也寫作“搢”,插。紳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。
例縉紳大夫士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
名達于縉紳間。——清·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。——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縉紳士大夫。——清·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英the gentry; the officialdom;
引證解釋
⒈ ?插笏于紳帶間,舊時官宦的裝束。亦借指士大夫。
引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其語不經(jīng)見,縉紳者弗道。”
顏師古 注:“李奇 曰:‘縉,插也,插笏於紳。’……字本作搢,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。”
清 王應(yīng)奎 《柳南隨筆》卷四:“故事:官批訟牒,必以硃筆點訟者姓名。其人或係縉紳,則用圈焉。”
丁玲 《母親》:“幾個還沒有下鄉(xiāng)去的老縉紳,維持城里的秩序。”
⒉ ?見“縉紳録”。
國語辭典
縉紳[ jìn shēn ]
⒈ ?古時官吏插笏于紳帶間,故稱仕宦為「縉紳」。也作「搢紳」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二·巧娘》:「廣東有縉紳傅氏,年六十余。生一子,名廉。」
⒉ ?稱地方紳士。也作「搢紳」。
相關(guān)成語
- yì yí斁遺
- zūn jié遵節(jié)
- bǎi èr zǐ百二子
- chuán dì傳遞
-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禮
- qīng nián jié青年節(jié)
- fēng huì峰會
- xī yǐn吸引
- jìn qì進氣
- yù xī dōng玉西東
- qí hè騎鶴
- guī guī jǔ jǔ規(guī)規(guī)矩矩
- huī yí徽儀
- fāng zhì方志
- shì yǐ是以
- mìng lóng命籠
- tóng shēng童聲
- tài píng jūn太平軍
- liáng tǐ zhòng量體重
- pèi fāng配方
- zhàn zhàn jīng jīng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
- dīng xiāng hè丁香褐
- chān he摻合
- zhuó sè著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