殽雜
詞語解釋
殽雜[ yáo zá ]
⒈ ?摻雜;混雜。
引證解釋
⒈ ?摻雜;混雜。
引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“法使天下公得顧租鑄銅錫為錢,敢雜以鉛鐵為它巧者,其罪黥。然鑄錢之情,非殽雜為巧,則不可得贏。”
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十五:“自 周 陳 以上,雅 鄭 殽雜而無別。 隋文帝 始分雅俗。”
《清史稿·食貨志一》:“是時綜計各省屯田約二十五萬餘頃,顧多與民田殽雜。”
國語辭典
殽雜[ yáo zá ]
⒈ ?混雜不清。唐·于邵〈與斐諫議虬書〉:「風流更代,紛然殽雜。」也作「淆雜」。
引《漢書·卷二四·食貨志下》:「然鑄錢之情,非殽雜為巧,則不可得贏。」
近混淆
相關成語
- jiàn mín賤民
- cháng rén常人
- dōng gāng東岡
- zhèng shuō正說
- jūn mín軍民
- zuò zhě作者
- chéng lǐ rén城里人
- guò yōu過憂
- jiào huì教會
- yī jǔ yī dòng一舉一動
- tiǎo zhàn挑戰
- jiǎn chá檢查
- rú chī rú zuì如癡如醉
- biàn mín fáng便民房
- dǎ cǎo gǔ打草谷
- gǎn yú敢于
- yào jià huán jià要價還價
- tóng zhì同志
- dān sè guāng單色光
- cōng cōng匆匆
-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
- jūn zhǔ君主
- táo zhī yāo yāo逃之夭夭
- zhǔ cóng主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