閉口
詞語解釋
閉口[ bì kǒu ]
⒈ ?閉住嘴不說話,不表態。
例滿屋子人都閉口無言。
英be silent;
引證解釋
⒈ ?沉默,緘默。
引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楚王 曰:‘愿 陳子 閉口毋復言,以待寡人得地。’”
唐 韓愈 《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》:“白頭趨走里,閉口絶謗訕。”
巴金 《沉落》:“說到讀書上來,我只好閉口了。”
⒉ ?猶滅口。 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吏覺知,使 長安 尉 奇 等往捕 開章。
引長 匿不予,與故中尉 蕑忌 謀,殺以閉口。”
張守節 正義:“謀殺 開章,以閉絶謀反之口也。”
⒊ ?指一定時間內停止通航。 宋 趙彥衛 《云麓漫鈔》卷一:“熙寧 中,欲行冬運。
引汴渠 舊制有閉口,十月則舟不行,於是以小船數十,前設碓,以擣冰,役夫苦寒,死者甚眾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十月閉口》:“近時 天津 海口,每至冬日,海舶不通,謂之封河,頗近 宋 時 汴渠 閉口之例。”
相關成語
- yìng shēng shēng硬生生
- xǐng shì héng yán醒世恒言
- láo dòng jiè勞動界
-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
- dòu qí rán dòu豆萁燃豆
- cǎi piào彩票
- qīng sè青色
- xiē lǐ xiē sōng歇里歇松
- dì bǔ遞補
- kù fáng庫房
- yī fù一副
- tǐ xiàn體憲
- yí zú遺族
- jié cǎo chóng結草蟲
- fēng guāng風光
- tiāo shuǐ bà挑水壩
- mù jí目及
- cháng xíng常刑
- yǎn yì演繹
- yuán zhǔ原主
- dà tǐ大體
- yǒu xiào有效
- yǒu zhí友執
- zǔn jié撙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