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雨綢繆
未雨綢繆 (未雨綢繆 ) 是一個(gè)漢語成語,拼音是wèi yǔ chóu móu,未雨綢繆是中性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
怎么讀
注音ㄨㄟˋ ㄩˇ ㄔㄡˊ ㄇㄡˊˊ
繁體未雨綢繆
出處《詩經(jīng) 豳風(fēng) 鴟鸮》: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”
例子那是不關(guān)我教習(xí)的事,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。(清 無名氏《官場維新記》第四回)
正音“繆”,不能讀作“miào”。
用法復(fù)雜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事先準(zhǔn)備。
辨形“繆”,不能寫作“謬”。
辨析①未雨綢繆和“有備無患”;都是“事先做好準(zhǔn)備工作”的意思。但未雨綢繆沒有強(qiáng)調(diào)“無患”;前面可以加“必須”、“應(yīng)該”等詞;“有備無患”明確提出“無患”;意思較未雨綢繆多了一層。②見“防患未然”。
謎語最牢靠的辦法
近義詞有備無患、防患未然
反義詞臨渴掘井
英語take precautions beforehand
俄語принимать меры заблаговременно
日語転(ころ)ばぬ先(さき)の杖(つえ)。雨の降らぬうち,家の窓を修繕(しゅうぜん)する
德語rechtzeitig Vorkehrungen treffen
※ 成語未雨綢繆的拼音、未雨綢繆怎么讀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(zhuǎn)拼音
小人得志 | 小人: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(quán)勢。 |
勤儉節(jié)約 |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。 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(shí)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(dāng)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緒異常激動,舉止失常。 |
紫陌紅塵 | 紫陌:京城的道路;紅塵:塵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,塵土飛揚(yáng)。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窮鄉(xiāng)僻壤 | 指荒遠(yuǎn)偏僻的地方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(fēng)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(dá)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(shí)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(fā)誓。表示態(tài)度堅(jiān)定或忠誠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(zé)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?nèi)ァ!?/td>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(dá)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(shí)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(shí)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(diǎn)至凌晨一點(diǎn)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珍樓寶屋 | 珍奇的樓閣,華麗的房屋。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(xiǎn)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(guī)范;樂:教化的規(guī)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(jì)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餓殍滿道 |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(zāi)禍嚴(yán)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(shè)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(zhàn)爭,天下太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