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合壁 |
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于陰歷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 |
迷而不反 |
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太歲頭上動土 |
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。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
施:加,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 |
匡亂反正 |
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打腫臉充胖子 |
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爭先恐后 |
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年少無知 |
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目不轉睛 |
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沒里沒外 |
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同心合力 |
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語不驚人 |
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敲詐勒索 |
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逆來順受 |
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
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螓首蛾眉 |
螓:蟬的一種。螓首:額廣而方;蛾眉:眉細而長。寬寬的額頭,彎彎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 |
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道山學海 |
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時不我待 |
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過甚其詞 |
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色厲內荏 |
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止戈興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望塵靡及 |
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馳魂宕魄 |
形容振撼心靈。 |
張徨失措 |
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精兵強將 |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