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腹經綸 |
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 |
見多識廣 |
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 |
患難與共 |
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
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夷為平地 |
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目不斜視 |
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三三兩兩 |
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戰天斗地 |
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勝友如云 |
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龍馭上賓 |
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時不我待 |
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汗馬功勞 |
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裊裊婷婷 |
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坐懷不亂 |
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背鄉離井 |
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精明強干 |
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耳聰目明 |
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
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迷迷糊糊 |
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,使渾濁不清。 |
為所欲為 |
做想要做的事。形容任意而為;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為:做。 |
舉措不當 |
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不櫛進士 |
櫛:梳頭。不綰髻插簪的進士。舊指有文采的女人。 |
解甲休兵 |
見“解甲休士”。 |
蹊田奪牛 |
蹊:踐踏;奪:強取。因牛踐踏了田,搶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輕罰重。 |
博采眾長 |
博:廣泛;采:采納;長:長處;優勢。廣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優點、長處。 |
齜牙咧嘴 |
齜:露齒。張著嘴巴;露出牙齒。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