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儉節約 |
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。 |
革風易俗 |
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多多益善 |
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窮途潦倒 |
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弦外之響 |
比喻言外之意。 |
算無遺策 |
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來蹤去跡 |
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繁文縟節 |
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貧賤不能移 |
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雨散風流 |
比喻離散。 |
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量能授官 |
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令人作嘔 |
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閑情逸致 |
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凡夫俗子 |
泛指平庸的人。 |
斗南一人 |
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充耳不聞 |
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諸如此類 |
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避俗趨新 |
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是非曲直 |
曲:無理;直:有理。指對事物的評斷。 |
流風馀俗 |
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息息相關 |
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 |
鮑魚:咸魚;肆:店鋪。如同進入咸魚店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。 |
金蟬脫殼 |
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振聾發聵 |
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有風有化 |
謂有教育意義。 |
高步通衢 |
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