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夢幻泡影 |
佛教用語。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夢境、幻術、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。后比喻空虛而容易破滅的幻想。 |
物盡其用 |
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,都要盡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資源,一點不浪費。 |
山雨欲來風滿樓 |
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顧后瞻前 |
同“瞻前顧后”。 |
存而不議 |
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損人不利己 |
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鬼瞰其室 |
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繁文縟節 |
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驚心動魄 |
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唯物主義 |
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救經引足 |
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魚死網破 |
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戶告人曉 |
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亡命之徒 |
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讀書種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白草黃云 |
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不可告人 |
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如出一轍 |
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不寧唯是 |
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
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束身受命 |
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空手套白狼 |
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蕩然無余 |
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家常便飯 |
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豁然開朗 |
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