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淆是非 |
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木本水源 |
樹的根本,水的源頭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不屑一顧 |
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篤近舉遠 |
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鬼爛神焦 |
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掉以輕心 |
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遠大。 |
心直口快 |
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拋磚引玉 |
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倒懸之危 |
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乳臭未干 |
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雞胸龜背 |
凸胸駝背。 |
信以為真 |
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專心一志 |
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吳下阿蒙 |
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婆婆媽媽 |
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令人作嘔 |
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結纓伏劍 |
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通俗易懂 |
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面有難色 |
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禮壞樂缺 |
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迭床架屋 |
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信口開河 |
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
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一剎那 |
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剛愎自用 |
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一覽無余 |
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