邇安遠至 |
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食不充口 |
見“食不餬口”。 |
空空蕩蕩 |
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鷗鳥不下 |
鷗鳥不愿飛下來。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,加倍防范。 |
多謀善慮 |
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無法無天 |
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必由之路 |
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惹事生非 |
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之死靡二 |
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己溺己饑 |
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塵外孤標 |
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粗制濫造 |
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作壁上觀 |
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
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款學寡聞 |
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室邇人遙 |
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似是而非 |
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材雄德茂 |
指才德杰出。 |
卑鄙齷齪 |
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不在話下 |
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義不容辭 |
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主人翁 |
當家作主的人。 |
對牛彈琴 |
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池魚之殃 |
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。 |
盤根錯節 |
盤:彎曲;錯:交錯;節:枝節。樹根彎曲;枝節交錯。形容縱橫交錯;密密麻麻。也比喻事物關系錯綜繁雜;難以處理。 |
爾虞我詐 |
爾:你;虞:猜測。意思是我騙你;你騙我;互相欺騙。 |
微故細過 |
細過:小的過失。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