縫衣淺帶 |
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出師無名 |
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枝對葉比 |
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
嚴刑峻法 |
峻:嚴酷。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。 |
防患于未然 |
患:災禍;未然:沒有這樣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。 |
想望豐采 |
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雪兆豐年 |
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。 |
斷斷續續 |
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牛口之下 |
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同室操戈 |
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
一干二凈 |
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苦口之藥 |
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廢書而嘆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反老還童 |
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囊螢照雪 |
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正人君子 |
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難上加難 |
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鉆木取火 |
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死對頭 |
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沖鋒陷陣 |
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
有求必應 |
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才高七步 |
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輕重緩急 |
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
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老牛舐犢 |
舐:舔;犢:小牛。老牛舔著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。 |
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