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門心思 |
一心一意。 |
好說歹說 |
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。 |
石枯松老 |
枯:干枯。石頭干裂,松樹老朽。形容歷時極為久遠。 |
烏合之眾 |
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咄咄逼人 |
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嘰嘰喳喳 |
語音雜亂。 |
春去冬來 |
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地大物博 |
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認賊作父 |
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
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人盡其才 |
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縱橫四海 |
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群山四應 |
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驚心悼膽 |
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妨功害能 |
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大起大落 |
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書不釋手 |
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冠履倒易 |
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一彈指頃 |
手指一彈的時間。比喻時間極短暫。 |
援筆立就 |
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口是心非 |
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
記憶猶新 |
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徐娘半老,風韻猶存 |
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婦女。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。 |
熬更守夜 |
指熬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