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兩下子 |
比喻有點本領。 |
人面獸心 |
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志滿意得 |
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一干二凈 |
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發號施令 |
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粗制濫造 |
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百步穿楊 |
百步:一百步以外;楊:指楊樹的葉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嫻熟。 |
沖鋒陷陣 |
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
無關緊要 |
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不可磨滅 |
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忙不擇價 |
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穩如泰山 |
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刮目相看 |
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黃鐘毀棄 |
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
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聲馳千里 |
馳:傳揚。名聲遠播。形容聲望很高。 |
抗塵走俗 |
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
背義忘恩 |
指背棄道義,忘卻恩德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 |
弊多利少 |
指弊端超過有利。 |
好來好去 |
善始善終。 |
不言而喻 |
言:說明;喻:了解;明白。不用說就可以明白。 |
不好意思 |
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。②害羞;難為情。 |
淚眼愁眉 |
帶淚的眼,發愁的眉。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。 |
獨占鰲頭 |
鰲:傳說中的大海龜、海鱉。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、榜眼等人。狀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。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。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
好學不倦 |
倦;厭倦。愛好學習;從不厭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