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知威 |
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勢極大。 |
殘花敗柳 |
敗:衰敗。殘:凋殘。凋殘的柳樹,殘敗了的花。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
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
焉:哪兒;附:依附。皮都沒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,就不能存在。 |
將功補過 |
將:拿;補:補償。用功勞補償過錯。 |
明知故問 |
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牛口之下 |
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人心歸向 |
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故步不離 |
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玉卮無當 |
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咄咄逼人 |
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倒冠落佩 |
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識字知書 |
謂有文化知識。 |
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倦鳥知還 |
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偶一為之 |
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春冰虎尾 |
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鬼鬼祟祟 |
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互通有無 |
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女生外向 |
向:朝著,引申為偏愛。女子成人總要結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大腹便便 |
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時不我待 |
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閑情逸致 |
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立地書櫥 |
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湖光山色 |
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忙不擇價 |
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